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电视娱乐造星越来越具铜臭味

(2006-06-27 23:57:37)
分类: 说七道八(酷评)

电视娱乐造星越来越具铜臭味

 

2006年的夏天,一个造星的季节,空气中弥漫着海选、PK、评委与粉丝的味道。

中国电视造星,今年格外如火如荼。去年《超级女声》飞速蹿红,今年的跟风与加倍关注也势不可挡。《梦想中国》、《我型我秀》、《星光大道》、《加油!好男儿》、欢乐总动员《星计划》等电视选秀节目要么是重装上阵,要么是从头起家,再加上双数年举办的央视第十二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都是一副趁打劫的架式。

1984年第一届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举办至今,中国电视的造星运动竟已经走过了22个年头。我们发现,几乎如今的中国乐坛大腕全都经历过电视大赛的洗礼,而借助《超级女声》一夜成星的张含韵、李宇春等青春偶像,更确凿无疑是电视造星的速成品

在这些真人秀造星的全新选拔机制中,被很多人推崇的真正民主的大众短信投票选秀手段,隐藏的可能是更多的暗箱操作的机会。去年《超级女声》活动的短信收入是一个已经被公认的天文数字,仅决赛时李宇春的投票数就达到了500多万。真人选秀类节目的主要收入来源,大致分为冠名赞助、硬性广告和手机短信三部分,短信正是其中之一。无需掩盖的是,外界对投票选秀活动传出的一些选手组织一群人集中发短信投票的现象确实存在,但这是一个既费劲又不能保证效果的方法。网络投票和短信投票都是可以在幕后操作的。

目前各种各样的选秀活动,都是通过平民娱乐、互动交流、大众选秀、竞技淘汰的方式让百姓登上舞台。利用大众想寻找机会实现明星梦的愿望,实现节目的高收视率,从而为活动主办方创造出巨大的商业效益。在这种活动中,参与方想通过活动实现梦想一夜成名,主办方想通过制造明星来获得实惠。在名与利的双重诱惑下,很容易产生名利互换的交易。而且,在整个活动的操作过程中,不可能实现完全的透明和公开。《超级女声》活动比赛中的大众评委就是一个例子。《超级女声》的竞赛规则是:由评委和短信投票分别选出两位最差的选手,上PK决斗,最后由大众评审团投票决定其中一人落选。在这一规则中,所谓的公众直选,其作用只占三分之一,且不具有最后的决定权。掌握最后决定权力的是大众评审团。大众评审团这31个关键人选,并非由民意决定,而是由主办方幕后遴选。常识告诉我们,被谁选出,对谁负责。于是,数百万短信投票所体现的民意,最后会由这些代表主办方意志的大众评审团来集中并表决。
  实际上,从选秀活动开始,所有选秀操作程序的合法性、选秀结果的公正性都一直遭到质疑。在选拔过程中,出现观众和选手质疑操作程序合法性是一个必然。最后给予的评判结果,活动主办方也并不能保证客观、公正。我们希望能够从法律法规上对选秀活动加以明确规范,不要让各类电视选秀节目的铜臭味越来越浓!

“不要让你喜欢的超女因为一票之差而离开超级女声这个舞台,赶快拿起手机发送****到*****。”这样的话语,从主持人的口里说出来已经越来越别扭、越来越尴尬、越来越无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