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贺茂峰
贺茂峰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302
  • 关注人气:33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拳道和习拳的精辟概述(大成拳系列讲座之一)

(2006-04-23 19:15:59)
分类: 心灵花园(真情)

          对拳道和习拳的精辟概述

 

                                           对拳道和习拳的精辟概述(大成拳系列讲座之一)

 

编者按:意拳(大成拳)创始人王芗斋老先生尝言:拳学一道,不是一拳一脚谓之拳,也不是打三携两谓之拳,更不是一套一套谓之拳,乃是拳拳服膺谓之拳。从本篇起,我们本着平等、自由、开放的原则对大成拳进行系列广泛而深入的学术探讨和科学研究,欢迎交流评点。

 

拳道之大,实为民族精神之需要,学术之根本,人生哲学之基础,社会教育之命脉。其使命要在修正人心,抒发感情,改造生理,发挥良能,使学者精明体健,利国利群,故不专重技击之一端也,若能完成其使命,则可谓之拳,否则是异端耳。习异拳如饮鸠毒,其毒其害不可胜言也。余素以己立人为怀,触目痛心,不忍坐视,本四十余年习拳经验,探其真义之所在,参以学理,澄以体认,祛其弊,发其秘,舍短取长,去伪存真,融会贯通以发扬光大之,今成一种特殊拳学。而友人多试之甜蜜,习之愉快,因签以“大成”二字为吾拳,欲却之而无从焉,听之而已。

 

今夫本拳之所重者,在精神、在意感,在自然力之修炼。统而言之,使人身与大气相应合;分而言之,以宇宙之原则原理以为本,养成神圆力方,形曲力直,虚实无定,锻成触觉活力之本能。以言其体,则无力不具,一言其用,则有感即应。以视彼一般拳学家,多因注重方法和形势,讲蛮力者,固不可相提并论也。诚以一般拳学家多因注重形势与方法,而演成各种繁沉畸形怪状之拳套。

 

更因讲求蛮力之增进,而操各项激烈运动,误传误授,自尚以为得意者,殊不知尽是戕生运动,其神经、肢体、气管、筋肉,已受其摧残而至颓废,安能望其完成拳道之使命乎。余虽不敢谓本拳为无上之学,若以现代及过去而论,信他所无,而我独有也。学术应一代高一代,否则错误,当无存在之必要矣!

 

余深信拳学适于神经、肢体之锻炼,方因而益智,尤适于肌肉之温养、血液之滋荣。更使呼吸舒畅,肺量加强,而本能之力亦随之渐长。而实现一触即发之功能。至于较力之要,用功之法。

 

习拳不尽在年限之远近与功力之深浅和身体年龄之高下,更不在方法之多寡,动作之快慢,辈份之高低。要在于学术原则原理通与不通。尤须在天赋之精神,有无真实力量,再度其才志何似。始定其造诣之深浅,将来之成就至何境地也。习拳最贵明理和精神有力。换言之,有无兽性之笃力也。果能如是之力笃,再加之以修养,锻成神志清逸之大勇,自不难深入法海博得道要,至通家而超神化之堂奥也矣。夫所谓通家者,不仅精于一门,而于诸般学术,闻其言便知其程度何似,是否正轨,有无实际,观其作法,一望而知其底蕴,或具体或局部,或具体而微,用何法补救,自能一语道破,所谓环中,以应无穷。

                              (选自《大成拳论》,由贺茂峰 改写编辑)

 

附《大成拳简介》

 

题图照片:意拳创始人王芗斋先生,名政和,又名尼宝,字宇僧,晚年自号矛盾老人1885年生于河北深县魏家林村,19637月在天津去世,享年78岁。

意拳,又名大成拳,中国传统拳术之一。

意拳自芗斋先生创立至今,已有近80年的发展历史,作为一门以研究人体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学问,今日之意拳,可谓是中外拳学之精华与现代科学理论相结合的产物,具有严密的科学性和系统的科学理论基础。几十年来,意拳正是以现代运动学、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神经医学、人体力学等作为训练的理论依据,结合中国传统哲学,科学地阐述意拳的原理原则,并在科学理论的不断验证下,逐步完善其拳学理论,进而科学地指导意拳训练实践,使意拳在拳学研究和训练实践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和提高。

 

欣赏更多美文请登陆全国首家文武兼修博客http://blog.sina.com.cn/m/hemaofen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自勉诗一首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