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症的病因

标签:
健康 |
任何使能量摄入增加或能量消耗减少的因素均可导致肥胖,肥胖症的发生发展涉及许多因素,大致可分为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两大类。多种情况下为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单纯由遗传因素或单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肥胖均不多见。
一、肥胖症的遗传因素
在人类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处于洪荒时代的人类祖先中能较强地抵御饥荒者才能世代繁衍。能抵御饥荒者意味着其基因变异类型独特,在难得的饱餐中能更有效地将食物中的能量转化为脂肪。现代人类即是这些具有“节俭型基因”的人类祖先的后代,所以现代人积聚脂肪的能力高于消耗脂肪的能力,很容易因过食而使脂肪积聚形成肥胖症。
二、肥胖症的环境因素
1.饮食因素
饮食偏好是个体、家庭和整个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我们的食物种类和进食方式是许多代人的文化积累决定的,有很大的习惯性,同时我国膳食结构近些年西化趋势明显,这与肥胖发生率明显增加有直接关系。
一般认为,高脂肪、高热量饮食,过少食用蔬菜、大麦及粗粮等都是肥胖发生的原因,嗜零食、甜食,除一日三餐外经常吃点心和夜宵,特别是一边看电视一边吃甜点等都是单纯性肥胖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下面列出一些高糖高脂类食品。
高糖类食品:蔗糖、糖果、米、面、杂粮、挂面、藕粉、饼干、粉丝、菱粉、薯干、蜜饯、酒、馒头、烧饼、面包、面条、米饭、慈姑、百合、箩卜干、枣、山楂、海棠、土豆、芋头、苹果、香蕉、梨、荔枝、广柑、葡萄、柿子、桃。
高脂类食品:食油、花生米、杏仁、核桃仁、芝麻酱、五花肉、肥肉、火腿、干乳酪。
2.运动因素
缺乏体力活动,则能量消耗减少,可导致体重增加,运动不足不仅使单纯的能量消耗减少,而且在肌肉组织,由于胰岛素抵抗性增大而导致糖耐量减低,这些都有利于肥胖的发生。
体力活动减少是现代社会导致肥胖患者增加的重要原因。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越来越多地应用节省体力的设备,为了谋生而需进行的体力活动越来越少。在美国,人们用来看电视所消耗的时间比其他任何活动的时间都多,其次是睡眠和工作。每天看电视4小时以上的 妇女比每天看电视1小时以下的妇女其肥胖倾向大两倍。
3.吸烟
吸烟者比不吸烟者的BMI低,而戒烟者的BMI最高,男性吸烟者能量吸收显著高于非吸烟者。所以戒烟者体重普遍增加,戒烟后最初数月内体重一般增加1~2kg随后4~6个月内增加2~3kg,男性在戒烟后发生肥胖的风险比非吸烟者高2.4倍,女性中高2.0倍。准备戒烟者应准备制定控制体重计划。
4.饮酒
乙醇在体内只能完全氧化而不能转化为其他物质。因此,饮酒者同时所进食的能量物质便储存在体内,所以习惯性非大量饮酒者常伴体脂积累。
5.社会因素
社会经济地位和教育水平与肥胖有着某种程度的必然联系。含碳水化合物丰富的食品一般价格低廉,低收入阶层摄入量大,所以出现经济地位越低肥胖的患病率越高的现象,美国黑人妇女肥胖症患病率高于白人妇女。还有移民到英国的南亚人要较当地的英国人为胖。移居地食品价格丰富价廉,移民为解决温饱所需付出的体力活动量较原来减少。南亚人崇尚高脂食品,移居地的大量廉价高脂食品正好满足了他们的爱好。这些因素均导致南亚移民肥胖患病明显增高。
体重增加还与受教育水平低有关。教育水平的高低明显影响个体的许多行为和生活方式,缺乏营养卫生教育,人们即使在收入增加后仍以原来贫困时的传统营养、生活、文化价值观在指导自己能量摄入与支出。
三、其他原因引起的继发性肥胖
除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导致肥胖之外,尚有由疾病或药物等其他原因引起的继发性肥胖。包括有下丘脑综合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多囊卵巢综合症、更年期综合症、胰岛素瘤、皮质醇增多征(Cuhing's综合征)和药物因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