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国人在国内买到品位和尊重
文/刀砍天下
★有媒体刊文所中国人到日本扎堆买马桶盖没买到品位和尊重。从中国人在国外的消费状况来看,此言不假,我们确实是在以自毁尊严的形式满足着他国经济增长的需求。不过这也不得不令我们反思,倘若国人能够在国内消费中买到品位和尊重,真的就还要当丢人现眼地去国外消费吗?
据说日本的马桶盖早已在国内上市销售,但国人们不买账,而是选择了在旅游期间利用非理性消费冲动,跨洋购买。这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直接对国内消费没有兴趣和信心。事实上,单单从国内消费很难买到品味和尊重。很多东西,即便是拥有授权的专卖店买的,也常常会遭遇品质减配。
许多年来,国内消费的品质始终差强人意,几乎无处比在的欺诈大大折损了人们对国内消费的兴趣和信心。在品质安全日渐成为人们的消费信仰的当下,倘若我们继续以低品质标准去应对人们的消费需求,必然会有更多的人将口袋里的钱撒向海外市场,去追求和欧美日韩同品质的价值存在感。
所以我们唯有首先在执行层面上迅速提高法治保护力度,重拳打击以消费欺诈为主要手段的卖方市场,确保上市产品品质的信誉度,让低品质消费不再成为主流。同时,应该大幅降低人们的维权成本,让人们能够相对轻松地在遭遇劣质消费时完成诉讼,从买方市场方面建立起打击消费欺诈的阵线。
还要不断提高进口和本土合资产品的质量标准——比如至少让进口和合资车的防撞梁不被减配,让人们能够普遍地在家门口获得欧美质量标准的消费满足,别使人们花了钱——尤其是那些不差钱的——却遭受着标准歧视,连在质保期换个手机也得保留后壳,根本无法获得充分的品位享受和消费尊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