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华语文学奖干什么

标签:
杂谈 |
分类: 江湖快刀 |
★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终于揭晓了,得奖人为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却对此不以为然,理由还是华语作家们吆喝了多少年的老调子,诺贝尔文学奖是西方人的文学奖,评委对非欧洲和非英语的华语作家存有很明显的偏见。因此他建议,“华语作家完全可以设立自己的诺奖”。
随后余老又说:“我觉得如果把世界上的作家分为两种,一种是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另一种是没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我宁愿参加后一组。因为后一组中伟大的作家很多很多,绝对超过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一组。”
呵呵,余老的话说到这里,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的什么尾巴就露出来了。不过这是它话,我不絮叨了,我们还是沿着余老的话说点别的,比如那个什么华语文学奖。
既然没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伟大作家远远多于得过此奖的,也就是说,伟大的作家往往是得不到诺贝尔文学奖的,那么我们还设华语文学奖干什么,它评出来的作家肯定绝大多数不是伟大的作家,因为就目前我们这个潜规则错综盘绕的文化环境来看,它的权威性和含金量绝对没法超过诺贝尔文学奖。
一个既不能培养伟大作家,又不能使伟大作家光耀门庭的奖项辛辛苦苦地设立起来,当然还要沸沸扬扬弯弯绕绕地评价一番,却只能资助几个文学小爬虫,这不是吃饱了撑的没事儿干吗?不光亵渎了一个奖项,还侮辱了支撑这个奖项的金钱和每个资助者对优秀文学的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