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江湖快刀 |
★昨天晚上在中新网上瞧见一新闻,说是山东济宁要在曲阜向南8公里的九龙山上打造一座拟建面积达300平方公里、造价超过300亿元的中华文化标志城,并预美其名曰“文化副都”。我瞅了瞅这个投资的由头,差点把去年这个时候吃过的牛肉丸子吐出来。什么“中华文化复兴的经始创举”,什么“传承中华文明的千秋伟业”,什么“引领政治经济文化走向”,什么“体现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核心精神理念、核心道德信仰的东方文化圣城和共有精神家园”, 纯粹是扯官僚主义和功利主义的鸟淡。我们只要用儒家那套“仁义礼智信”对这个工程略加衡量,就会发现它本是一没文化的“文化副都”。
先拿“仁”和“义”来说几句吧,在目前这个民众连猪肉涨价之重都难以承受的民生状况下,拿上亿元的人民币去建设有很大投资风险的人造景观除了能体现出“人政”之外,究竟从哪方面能体现出“仁政”!在其投资诉求中,我们只看到了诸如“每年在这里搞国家庆典多少次”,“每次多少人”,“每人要在这个地方花多少钱”,“今后会以多少的比例增长”,“旅游收入会是多少”等商业收益预期,没见到一条说这个“文化副都”的建设能为民众提供多少优质的教育资源、医疗资源、住房资源和就业资源之类的民生收益预期。所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一个没有民生收益预期的政府投资项目,必然会沦落为某些人为达到某种私利目的手段。
接着聊两句“礼”,礼是社会的处世规范,作为掌握着地方财政收入的国家公仆在重大问题上应该听命于国家的“主人”才是。300亿的投资项目不是你作公仆的说“一定要建”就非建不可。你首先要考虑有多大的民意支持,这些民意支持是不是代表着绝大多数民众的根本利益,听到了反对声就抛出“允许有争议,但中华城一定要建”的官僚意志,何礼之有?
接下来说点“智”,在文化副都投建这个问题上我实在是不愿意谈什么“智”,若干年来,国家在软件和硬件方面投入那么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都没能让崇高的价值信仰重返民众的血脉,你用一个并无文化底蕴的人造景观就能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就能让中华民族的文化和精神找到家园, 难道不是弱智者的狂言吗?
得了,打住吧,还是接着说几句尊为中华文化共认的价值标准和基本美德的“信”吧,其实在“信”这个字眼儿上谈文化副都的投建上也够让人犯恶心的。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赵园了解,山东方面的一些主要官员在提及文化副都项目时所强调的“有69个院士的签名支持”很可能是一派谎言,因为有列在名单上的院士声称该项目与他们毫无关系。
至此我们可以想想看,一个连基本的人文理念都缺失了的建筑,怎么能“体现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核心精神理念、核心道德信仰的东方文化圣城和共有精神家园”,又能引领什么样的“政治经济文化走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