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梨花教主赵丽华最近又推出一首叫作《世界充满蠢货》的新诗,内容就两句: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对诗歌说三道四/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对诗人品头论足。
我好长时间没有关注过她了,听说她曾经很受伤,回老家散心去了,不知道平静了很久的她为什么突然又搞了这么一首锋芒毕露的诗。不过她的这首诗确实很说明问题,其原意无非是想告诉所有那些早先曾经拍她板砖的人:你以为你是谁,你以为你有资格评论诗和诗人吗?而这恰恰给她自己掘了个葬身的坑,让我们不得不反问她:你以为以你现在的创作状态还配称诗人吗,你以为你的那点东西能称为诗吗?
诗歌是一门品位高雅的文学样式,作为现代诗,即便不讲究字字珠玑,也得讲究对每个句子的锤炼,讲究诗意的营造和审美价值的赋予。古人对诗有论:语忌直,意忌浅,脉忌露,味忌短。此论很明确地告诉我们,诗不是被句读的大白话,“大乐必易,大礼必简”不是让诗简化到语直、意浅、脉露、味短的毫无意义毫无内容的地步。
所以我认为,真正的诗人必须具有贾岛的“推敲”精神,慎重地对待自己的创作,将每一个字句的组合过程奉为对美的酝酿和对生命的阐述过程。然而我实在是看不出来“毫无疑问/我做的馅饼/是全天下/最好吃的”(《一个人来到田纳西》/赵丽华)究竟对美伸张了什么,对生命或生活阐述了什么,这和网友翻版的“毫无疑问/我拉的屎/是全天下/最臭的”除了在表达介质上有区别外,还有什么区别,还能有什么区别,还需要有什么区别?
在这种被肢解了的大白话里,我们根本无法捕捉到任何美学意象,无法获得任何审美快感,就像我们在咀嚼蜡烛的时候怎么也不可能嚼出酱牛肉味或熏鱼干味一样。如果赵教主非要坚持让她的梨花诗发扬光大,那么我只能说,她的“创作”目的根本就不是为了发展诗歌,而是在糟蹋诗歌,是为了让诗界充满蠢货。
相关批判:裸体诵诗,是保护诗歌还是作践诗歌?
http://blog.sina.com.cn/u/48f1e62b010007a8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