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告吴敬琏:原理之上有民生

(2007-03-06 13:09:45)
分类: 江湖快刀

       告吴敬琏:原理之上有民生

 

 

★昨天早晨,我正率领着我锋利的牙齿和一节香肠较劲之际,忽然听央视《第一时间》里说,经济学家吴敬琏在政协小组会上强调“春运不涨价,违背了市场经济原理”,原因是“不涨价”导致车站票源紧张、人们不得不熬夜买票,从而导致黄牛党横行,高价票泛滥。

 

不可否认,今年春运期间确实出现了吴教授所云之现象,但这决非“不涨价”的错,铁道部内部管理混乱,权力寻租市场活跃,打击黄牛党缺乏方法和力度才是主要原因,这和药品行业里的“政府一限价,药品就下架”的现象本质上完全是一回事。

 

我不相信堂堂的经济学家在分析问题时连矛盾的主次都分不清楚,所以我只能怀疑吴教授玩偷梁换柱的把戏是缘于骨子里的“门客意识”,只能怀疑他说这番话的时候是不是也遵循着某种颜色很另类的“市场经济原理”。

 

经济学家利用“市场经济原理”去认识一些社会问题并没有错误,但有一点需要指明,市场经济原理只是一种认识工具,不是某种行为目的,不能为原理而原理,本末倒置地让民生服从学术原理,因为民生是更大更本原的客观实在,拥有更需要尊重的客观规律。

 

近几年,经济学界的许多专家闹耗子一样纷纷抛售“市场经济原理型”的“高论”。乍看上去,这些摆出了“国家和人民长远利益”的高论个个冠冕堂皇、煞有介事,好像是客观真理的代言,其实只要将它们带入人民生活里去,就会发现它们无一不是酸腐秀才的门客之见,不仅味道极差,而且品质可疑。

 

无论在什么体制下,市场经济学必须首先是人民经济学,它的结构原理也好,应用原理也罢,必须以“尊重民意,维护民权,滋养民生”为本,否则,它在学术上就必然是反动的。这个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道理在我们的经济学家们那里似乎总是暧昧不明的,每到人民利益与社会悖谬搏弈的时候,经济学家们就会奋不顾身地站出来为社会悖谬说话,用一大堆精致的理论术语指责人们的思想是愚昧的,眼光是短浅的,要求人们为很难说究竟有多长的“长远利益”做出牺牲。

 

不过这次吴教授做的稍微好些,他抛出“春运不涨价,违背了市场经济原理”的英明论断之后,又极富责任感地表明,春运理应继续涨价,但是政府要为涨价所造成的人民负担买单。这个主意看上去也不错,“人民经济学家”的光辉立即从吴教授的身上放射了出来,不过我在这光芒之中好像看到了一些花花绿绿的东西在某人的腰际闪了一下,然后就听到了某部强压着嗓音的笑声。

告吴敬琏:原理之上有民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