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江湖快刀 |
★据建设部官员说,为了抑制房价持续走高和大户型的过度开发,拟向大户型的业主们征收保有税。闻听此讯,我不由得冷笑数声。说心里话,我确实不想否认建设部的良好初衷,但依我之见,开征保有税这种据说在国外(在国外“保有税”归并“物业税”)战绩不错的调控手段在国内的成功率几乎为零,房价决不会因此而降,大户型的开发也不会因此而止步或缓步,这就像好些年来“铁老大”拼了命地涨价也没达成他的“分流”目的,政府拼了命地为官员们加薪也没达成其“养廉”的目的一模一样。
开征保有税无非是通过提高大户型的持有成本,给人们造成经济压力,让买方市场的购买力转移到不用交纳保有税的小户型上,从而迫使卖方市场不得不加大小户型的开发力度,促进大户型市场的萎缩。
然而,这不过是理论上的理想模式,用抽象的桥墩架现实的桥。
目前,除了根本就不在乎政府收什么税费的大款之外,很多消费大户型的业主并不具备完全购买力,更不是别无选择地非买大户型不可。他们勒紧裤腰带举债买房,自愿成为“房奴”的原因有很多,既有理性的,也有感性的,既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仅仅通过增加点消费成本就能让买方市场购买大户型意向大幅削减根本就是扯淡。恰恰相反,保有税开征后必然会大大提高大户型的消费档次,在攀比心理和某种“集资”优势的作用下,很有可能在买方市场上激起更高一轮的攀比风潮,进一步恶化房价趋高不止和户型居大不下的状况。
从浅层次上说,保有税的起征乃是建设部玩的两个“转移“,一是继对卖方市场的调控失利后转向调控买方市场所做的策略转移——啃不动硬骨头就捏软柿子;二是将对卖方市场调控失利的责任转嫁到已经购买大户型业主身上所做的成本转移——由业主们承担调控失利的恶果,不追问“谁让他(房地产商)建的”,而追问“谁让你(大户型业主)买的”。
而从深层次上说,保有税不过是建设部放出去的一只觅税的虎,旨在从房地产商这只恶狼的嘴下抢得一块肥肉,为国家的税收业绩和官员的铺张浪费做点贡献。至于什么为国家土地资源着想,为老百姓能住得起房着想,尽快和世界住房税收政策接轨,等等,只是一个美丽的幌子,不过这倒很符合“加强管理就是加大收费(税,下同)”的国情。
多年以来,我们在“加大收费”上业绩斐然、功勋卓著,但在“加强管理”方面却始终是屡战屡败——对不起,我说错了,是屡败屡战。老百姓为“加大收费”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之后,却没受到“加强管理”的什么好处,甚至屡屡享受其恶果。不仅如此,从来就没有哪个“有关部门”站出来为这种“屡败”的结果承担责任,唯一的表示就是变个花样继续“加强管理”。
在这里,在没有见到保有税调控失利的结果之前,我们可以做出这样一个假设:假如征收保有税对抑制房价和户型调整毫无作用,建设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会向征收保有税叫停吗?显然不会,决不会!历史证明,咱们的“有关部门”在“收费”领域里向来是誓死坚守决不“自行撤退”的,更何况保有税拥有“和国际接轨”的堂皇诉求。那么这就意味着,老百姓必然要为这个结果付出“代价”,不断地忍受腰包遭掠的巨大伤痛。而对此,决不会有任何人追究建设部再次调控失利的责任,房价还是那样愉快地走高,大户型还是那样买卖如常,我呢,还是继续在我落草的这个山头上敲敲文章骗骗点数。建设部呢,唔,笼子里还有不少虎呢……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