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教小学二年级,最近上了一堂公开课,我没有选择教课文,而是选择的教识字。12个生字,我前10分钟让学生读熟课文,读完后关上书,然后把12个生字板书在黑板上,然后请同学自己当小老师,教其他同学读拼音,分析字形,讲生字结构,自己谈记字方法,组词,造句。并且还通过各种游戏的方法帮助孩子记生字。因为提前预习了,所以有三分之二的孩子上台当来小老师,在组词和造句环节里,孩子们兴趣也很高,造句像写作文一样造得既通顺又漂亮。他们的记字方法也很独特,甚至比我提供的记字方法更加觉得生动和容易记住。一节课下来,学生生字会写了,也记住了,能把生字灵活地运用了。我觉得成功了。但是领导说:“你错了,你的方法彻底错了,你脱离了语言环境,你脱离了课文,你这方法完全不行!生字不能孤立的教?必须放到课文中去理解,放到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去教,
这样才算有意义。”
对于这话我很无语,我经常听到专家们喊课改改革,经常听到某个专家说:“我们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我们必须把汉字放到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教才算有意义。”我不明白什么叫特定的语言环境,我也不明白为什么非要把字放到课文中去理解?我也不明白为什么非要把汉字放到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教才算有意义?我们学生字的目的是什么?我们的目的是让孩子认识这个生字,会写这个生字,记住这个生字,生活中会用这个生字。既然是这样的目的,那么达到这个目的的方法就有很多种,有的老师会用自己的语言引导孩子理解生字,有的老师会用图片引导孩子理解生字,有的老师会用动作引导孩子理解生字,有的老师会让孩子读课文理解生字。既然理解的方法有那么多种,为什么就认定只有放到课文中去理解才算有意义,其他的就没有意义?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什么才叫真正的有意义。
我也请教了很多老师,大部分都说是生字放到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我问她们什么是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回答都是课文,放到课文中好些。我说你们有没有试过单独剥离教?她们说没有,因为教改都是要求生字放到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去教,去理解。我们既然你们没有尝试,
没有对比,有什么证据就证明放到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去教就比剥离着教效果好?
外国人治学很严谨,他们要得出一个结论,往往会做上大半年的实验。我记得有个科学家为了证明在赞扬声中长大的孩子比在批评声中长大的孩子学东西速度班更快,更扎实。他们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挑了两个班的孩子做实验。一个班孩子每天老师笑容满面表扬孩子,一个班的孩子每天在批评声中学知识。一个月后科学家测试结果,同样的学习内容,老师笑容满面表扬孩子的那个班很明显就比另外一个班知识掌握得牢固和扎实。这个科学家又换个学校做实验,得出来的结论还是一样,于是他才敢宣布:在赞扬声中长大的孩子比在批评声中长大的孩子学东西速度班更快,更扎实!我不知道我们中国教育家有没有做这样的实验,有没有拿两个班来用不同的教法教学,一个班生字单独剥离教,另一个班一边学课文一边教生字。到了期中或者期末验收结果,最后结果显示证明,在课文中学生字的孩子对生字的掌握程度比单独剥离的孩子掌握得更牢固,更可靠。如果有这样的实验证明,那就证明这个理论是对的。但是事实却是:没有!没有任何人做过这样的实验。我们中国的教育家往往就凭听了几堂展示课,然后觉得这样好,于是就这样推广。而这种觉得仅仅是做为一个大人的觉得,他们没有真正问小孩,你觉得这样你能掌握吗?是这样教你们能掌握些还是那样教你们能记住些??没有!我从来没有听说过有教育学者做过这样的问卷调查。他们都是大把大把的理论,而理论的依据往往就是XXX曾经说过,或者根据什么什么规律,这样做才是对的。但是,所有的理论没有一条是建立在事实基础上定的。
我教小学低年级教了10年,坦白的讲,我听过无数次课,也听过无数讲座,也和教育专家面对面谈过,但是我一直坚持我的教学方法,就是生字单独拿出来,让学生读拼音,看字形结果,自己谈记字方法,自己组词,自己用这个字造句,甚至可以用3个或4个字编故事。我觉得他们能够组词,能够造句,能够把字连起来编个故事,这就是理解了,就是会运用了。在我教的这10年中,除了很差的孩子学得有点困难外,其他孩子掌握都很好,从书写,到听写,到练习,到作文中的运用,一直都是同年级中佼佼者,所以我一直没改变我的教学方法,因为事实摆在面前了,我这样教,我的孩子掌握了,我的孩子理解了,我的孩子会用了。到了第2课时,我再在课文中去教孩子朗读,教孩子体会语言文字的美,教孩子领略作者的思想,教孩子拓展。
但是,就在我用了这个方法10年时,突然有个领导说:不行!!你的方法不对!!
我真的很诧异,结果摆在领导面前了,孩子们用我的这个方法明明已经会读了,会写了,会认了,理解了,会用了。他却告诉我,方法不对!
我不明白我们语文到底要的是什么,是过程还是结果?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每个老师都有自己个性特长,我们的目的都是希望孩子学到知识,会运用知识。学者讲究百家争鸣,教育讲究百花齐放,为什么不能让老师发挥自己的特长来让孩子达到目的,为什么要用所谓教育家的方法才叫切实可行,这让我非常的疑惑和痛心。
肯请得到各位的指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