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我仁寿甘家沟周氏与湖南武阳周氏对接的意见

(2022-04-18 21:53:53)
标签:

历史

分类: 寻根问祖
关于我仁寿甘家沟周氏与湖南武阳周氏对接的意见我仁寿甘家沟周氏始迁祖周公讳试凤,生于顺治十三年(1656)五月初九日。妣袁氏,生于康熙六年(1668)八月二十九,湖南宁县太平乡人。甘家沟周氏有老谱一册,是我族追根溯源的重要依据。

    据谱载,康熙四十四年(1705)试凤公四十九岁时携妻挈子自湖南绥宁县太平乡梅溪上寨徙川,于仁寿县安乡居数载,复迁分水铺甘家沟定居。试凤公卒年不详,葬甘家沟老坟山。妣袁氏卒于乾隆八年三月十二日未时,葬甘家沟老坟山。道光三年,合族立碑,有举人王廷拔所做碑序一篇。

    谱中记试凤公之父显还公显还公二兄西伯、达还,堂兄璧选。又记载始祖考子昂公,乃湖南三世祖。

    甘家沟周氏字辈:试宗志子光,明廷启复昌,永远怀瑞仕,登朝作振良,德佑代盛谋,元能锡学章,迎尔成君俸,正易相喜阳,先茂遂通应,钟可文现常。

    本人自2020年开始寻根,2021年联系到重庆大足宗亲和湖南宗亲,并亲赴重庆翻拍了整套道光老谱。在湖南善芳等宗亲的辛苦查访、不断努力下,我甘家沟周氏寻根终于有了一些结果。善发宗亲最后将寻根考证的依据和结论写进了《寻根考证》一文中。本人对善芳等宗亲的辛苦付出深表感谢!同时,想就《寻根考证》一文及对接办法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首先,我很认同善芳宗亲仁寿甘家沟周氏与武阳周氏“是一家的可能性极大”的观点。依据有三:其一,字辈的高度一致表明仁寿甘家沟周氏与湖南武阳周氏定有渊源。武阳周氏字辈是“试宗志子光明廷再万”,九代流宗班行;仁寿甘家沟周氏保留了“试宗志子光明廷”七字,并在此基础上创设了五十字的班行。将“再万”改为“启复”,是为与“昌”字相接,以表达迁徙一地,再启繁昌之意。甘家沟周氏从试凤公始,都是严格按祖传字辈取字命名。字辈的高度一致绝不是巧合。不同的是,仁寿甘家沟周氏没有继续九代转宗。但从武阳分徙各地的周氏,除仁寿甘家沟周氏外,也有不按九代转宗排班行的。其二,我仁寿甘家沟周氏谱中的《甘家沟老坟山碑序》及《试凤公传》,记载试凤公从湖南绥宁迁出,迁出地的地名非常详细。这些具体而详细的地名如“太平乡第十甲梅溪上寨”“南江庙王祠”“黄土圹”在善芳等宗亲的走访中都得到了印证。其三,我族谱中明确记载始祖考为周子昂,乃湖南三世祖。武阳老谱记载宗智公为层溪营开屯始祖,宗智公生志文,志文公生子昂。据此可知我谱中称子昂公为湖南三世祖,实为不虚。其四,如果甘家沟周氏为武阳试英公后裔,试凤公当为试英公之十代孙,志文公之八代孙。试英公和宗智公生卒不详。大足道光谱载志文公生于洪武二十二年(1389),与试凤公(生于顺治十三年即1656年)相距267年。267年间繁衍8代,平均代龄为33,也很合理。

以上四点,可证仁寿甘家沟周氏与武阳周氏同根同脉,乃一祖所传之分派。

那么,仁寿甘家沟周氏究竟是子昂公下哪一分支的后裔?在族谱中应该怎样接续呢

善芳宗亲的《寻根考证》一文中提出,仁寿甘家沟周氏应为子昂公第五子周豫一房的后裔。这个结论主要是由试凤公的出生时间推断而来。试凤公生于1656年,与四房文瑜公(生于1591年)相差65岁,相差约两代人,与四房文濂公(生于1614年)相差42岁,年龄差距最小。且晚房后裔名字中多有带“显”字的,如“显玉”“显鹏”“宏谟字显绪”“宏勋字显忠”,与试凤公之父显还公名中的“显”字相合。由此可推断试凤公为晚房豫公后裔的可能性最大。这里的分析也是合理的。

    那么,晚房中又应该属于哪一房呢?《寻根对接》文中认为试凤公应该是文瑞之子。本人认为文中这部分的分析有一定的依据和合理性,但还有一些疑问不能得到合理的解释,在此提出来同善芳宗亲及大家一起探讨。

    这部分的依据主要有三点。一是万兴爷爷讲的族中传说,二是道光谱中有“春瑞住桐木林太平”的记载,其中提到“太平”地名;同时有“文瑞子一宏济往川”的记载。

“春瑞住桐木林太平”,指文春和文瑞分别住桐木林和太平。文瑞住太平与试凤公迁川前住绥宁太平乡相合;文瑞弟兄三人,文瑞排行第三,也与显还公弟兄三人,显还公排行第三相合。

这里的疑问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从文美四子之名分别为“松”“显玉”“宏勋”、“显鹏”,及“宏谟字显绪”“宏勋字显忠”来看,带“显”字的和带“宏”字的是同辈,是带“文”字的子侄辈。宏济、宏道、宏谟、显玉、显鹏都是“试”字辈。宏济公和试凤公都是试字辈,这没有矛盾。但如果宏济即试凤公,宏济之父文瑞当为显还公(仁寿甘家沟周氏谱记载试凤公之父显还)。这样带“显”字的显还公却成了试字辈的宏济之父。这就与前面谈到的道光老谱中豫公一房带“宏”字和带“显”字的都是试字辈相矛盾了。古时的人有字,有名,还有号。从“宏谟字显绪”“宏勋字显忠”来看,“显还”可能是试凤公父亲的字。如果文瑞公即显还公,宏济公即试凤公,关系如此亲近的一房人取名字怎会这么混乱?那么,是否仁寿甘家沟族谱记载先祖姓名有误呢?《甘家沟老坟山碑序》是试凤公廷字辈后裔道光三年为试凤公立碑时所作,从试凤公至廷字辈后裔仅隔六代。六代之后,能清楚地记得字辈、迁出地的详细地名以及子昂、显还、西伯、达还、璧选这些名字,说明这些祖上的信息是代代相传下来的。从西伯、达还、显还这几个名字来看,取名是合理的。所以很难判断是否我仁寿甘家沟族谱中记错了先祖的名字。

其二,应相公生三子:文祥、文春、文瑞。文春生于崇祯十二年(1639年)二月(道光老谱载文春生于崇祯十二年二月,武阳新修谱载文春生于崇祯二年二月。这里依据道光老谱。)文瑞生卒未详。根据文春生于1639年推断文瑞的生年,最早只能是1640年。试凤公生于1656如果文瑞公生于1640年,且文瑞就是显还公,则试凤公出生时其父文瑞公只十五六岁而文春之子宏道生于1691,宏元生于1685,宏道出生时其父文春45岁、宏元生时其父文春52岁。那么试凤公生时其父文瑞公十五六岁,是否与家庭情况不符?

其三,试凤公来川时已四十九岁,“试凤”、“显还”应是在湖南所取的名或字,为什么试凤公之名字不是“宏×”或“显×”呢?如果“试凤”之名是入川之后取,那之前在湖南所取之名或字也应该代代流传下来才合理。因为族谱上记载的了这么多先祖入川前的信息,便是为了子孙不忘根本

其四,如果文瑞公即显还公,宏济公即试凤公。道光谱上文瑞之兄文春公及文春之子的信息都有详细记载,为什么显还公和试凤公连名字都没有?

其五,万兴爷爷所讲的从武阳大周家迁出的三兄弟,其祖辈是谁?什么时间迁出的?在《寻根对接》一文中没有提到。据此很难判断这三兄弟是否显还公弟兄三人。

要之,本人很认同《寻根对接》一文中仁寿甘家沟周氏与武阳周氏“是一家的可能性极大”的观点。但要定论显还公就是文瑞公,宏济就是试凤公,本人认为还需更多进一步的资料来解释以上的疑问。所以慎重起见,建议暂不将仁寿甘家沟周氏接续于应相公之下。我在编修族谱时也遇到相同的情况:有足够的依据证明是同一大支的宗亲,却暂时没有足够的依据将其接续于某一先祖之下,我们的做法是将其放在这一大支后做一说明,或者在谱中单列为支系待考,以待之后寻找更多的依据。

之前已欣闻善芳宗亲组织的这次修谱已将我仁寿甘家沟周氏纳入谱中,心中万分感激!感谢湖南宗亲为我们留下了进一步寻根问祖的线索!如果已经接续于应相公之下,版面上不好调整,希望能补充一些文字说明本人提到的这些疑问,注明“文瑞公即显还公、宏济公即试凤公”只是依据目前已有资料所做的推测,不是定论,还需进一步考证。

感恩湖南的宗亲们!感激之情无以言表!谢谢!

                               仁寿甘家沟周试凤公后裔  润莲

                                                                                                         二〇二二年三月二十日

关于我仁寿甘家沟周氏与湖南武阳周氏对接的意见

关于我仁寿甘家沟周氏与湖南武阳周氏对接的意见

关于我仁寿甘家沟周氏与湖南武阳周氏对接的意见

关于我仁寿甘家沟周氏与湖南武阳周氏对接的意见

关于我仁寿甘家沟周氏与湖南武阳周氏对接的意见

关于我仁寿甘家沟周氏与湖南武阳周氏对接的意见

关于我仁寿甘家沟周氏与湖南武阳周氏对接的意见

关于我仁寿甘家沟周氏与湖南武阳周氏对接的意见

关于我仁寿甘家沟周氏与湖南武阳周氏对接的意见

关于我仁寿甘家沟周氏与湖南武阳周氏对接的意见

关于我仁寿甘家沟周氏与湖南武阳周氏对接的意见

关于我仁寿甘家沟周氏与湖南武阳周氏对接的意见

关于我仁寿甘家沟周氏与湖南武阳周氏对接的意见

关于我仁寿甘家沟周氏与湖南武阳周氏对接的意见

关于我仁寿甘家沟周氏与湖南武阳周氏对接的意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