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湘潭方上周氏三支(武阳周氏)几位先祖、先祖妣之墓

标签:
历史 |
分类: 寻根问祖 |

在我的老家武阳,宗亲们先是来到刚重修竣工的周家园先祖墓地,举行了隆重的祭祀活动。之后,分车去了几处先祖、先祖妣的墓地挂清。最后以老祖山(孔根院)的清明酒而圆满结束。对这一空前的家族盛事,宗亲们感慨万千,其意义也非常深远。
在此,我主要是根据宗亲们拍摄的照片,将墓碑上的文字记录以备查,同时,也做些必要的说明。
一.五世祖志文公之墓
我们的湖南始祖即湘潭方上周氏始祖泉湖公的墓地于2020年年初重修竣工。泉湖公,讳梦鼎,字邦镇,号隐君。祖妣黄太君。生子五:源谦、源让、源谟、源诚、源志。
我们为何称为湘潭方上周氏三支呢?就因为是泉湖公第三个儿子源谟的后裔。
源谟公生子二:试英、试美。
试英公生子三:宗智、宗信、宗礼。
宗智公生子二:志荣(云)、志文。此时,分东西两房,志荣(云)为东房,志文为西房。宗智公葬麦子坡登高书院,丁山癸向,现碑文依然清晰。
今生活在通道溪口、瓦屋双江等地的宗亲归属东房。
今生活在武阳、关峡、重庆大足、重庆荣昌、四川仁寿等地的宗亲皆属西房。
由于历史的原因,东房的后裔分布尚有待大力发掘,在此不表。
西房始祖志文,即五世祖,其父亲宗智、祖父试英、曾祖源谟、高祖泉湖。
志文公,葬通坪界金钟履地形,其碑文如下:
东升于洪武二十二年己巳七月初三日
西坠于天顺五年辛巳岁七月初七日亥时
未山丑向
明逝三世祖周讳志文老大人之墓
孝男 子昂
孙
瑛公后裔二00六年丙戌清明重立
二.五世祖妣王氏太婆、吴氏太婆之墓
五世祖志文公(1389-1461)先后娶吴氏(生子三俱夭)、张氏(无出)、王氏(生子昂)为妻。其中,王氏太婆和吴氏太婆均葬距离武阳上百里的云(营)寨仙人形,王氏太婆墓脚为吴氏太婆墓。两墓的主碑可谓高端大气,现今都难得一见。遗憾的是,王氏太婆墓前,还立有一石碑,因未拍摄,其上的文字不得而知。
(一)王氏太婆墓碑文字
生于洪武二十六年八月十六日辰时
没于景泰七年十二月初六辰时
庚山甲向
明故远祖妣王氏老安人墓
孝男 子昂
孙
五大房后裔繁衍未载首事…………云汉、文……云
虎势龙竣藏风聚气
山明水秀源远流长
(二)吴氏太婆墓碑文字
生于洪武二十一年三月十一子…
庚山甲向
佳城
明故远祖妣吴氏老安人墓
孝男 周子昂
孙
五大房后裔繁衍未载首事 云汉、尚文、秉忠…………
民国十六年丁卯岁五大房众立
地夺江山秀气
天(?)吞日月光辉
三.六世祖妣陈氏妙音之墓
同五世祖、五世祖妣一样,六世祖妣陈氏妙音也葬在风水极佳的高山之上,地名叫“苦李(或力、楝、历)冲”
(一)主碑文字
东升宣德七年壬子岁七月二十八日未时
西坠正德元年丙寅岁七月二十四日寅时
明逝恩深太祖婆周门陈氏妙音老孺人之墓
孝男
孙
曾孙
(二) 墓志
勒石有二,分置于主碑两侧。文字如下:
湘吾周氏,源于江西省吉安府太和县圳上周家,元丰之世乔(?)迁长沙湘潭县十四都瓦子坪乡城杂居。而我落旦始祖试英公,原定鼎金陵,奉职冬官,因迟误皇事,明洪武廿二年即公元一三九0年左迁,任铜鼓卫。永乐二年即一四0四年,奉户部郎中曹勘荒田屯种,随带军伍来绥治之层溪戍守地面。英公三子宗智、宗礼、宗信,窥此地风水。信、礼二公回湘潭,智公一支永家焉。此周氏之所由也。
慎重须尽千年礼,追远常怀一片心。明逝太祖婆陈氏妙音乃吾周四世祖子昂太公之结发,系武冈州牛栏山旱塘冲人女。相传太婆为仁,孝翁姑,敬夫子,勤俭持家,乐善好施,有孟母遗风。时家境非甚饶裕,乐修永宁寺第一金刚。一日,婆操白米(?),有白鸡数十入地,异而掘之,皆银壶金杯之类。又宅围种植榆树,自来虫种,每年得白蜡数十余斤。由是,家境日渐丰盈,兰桂五十余口。此乃莫非太婆好善积德之所致乎?!
(接续)
太婆葬于凤溪山苦李冲真武踏龟形,至今五百余年相安无事。前因风云莫测,洪灾之患,殃及太婆古墓。族众见状,心急如焚。于是,自发组织,从志成城,纷纷竞相解囊筹资一十五万余元,真乃滴汗成冰(?),于二0一四年春破土动工修复,至是年仲夏告竣。
太婆所葬真武踏蛇形罗城,气势磅礴,加之,明堂壮丽秀美,墓后高峰屹立,有凌云之志。坟前神龟蒲伏,有悍卫之能。山下小溪涓流九曲,来去有情。登坟台,翘首眺,左有龙腾起伏,呈吞云之势。右有虎跃高岗,显吐雾之风。前方群峦拱护万林,朝迎龙真穴的,砂美水秀,不亚皇陵。俱赖以舅公陈友谅堪舆精湛,不辞辛苦,遍察群山,寻觅而得,方有太婆膝下五子:琏、赞、珏、震、裕。且房房子孙繁衍,人文卓越,科甲连绵,及第渊远流长,长盛不衰。吾氏族众不泯舅公之德,每莅清明,敬备香楮至舅公墓前祭扫。望后世族众常缅祖德,恒念宗功,勿忘吾周氏书香遗风,承先启后,贤胤辈出,发扬光大,是为墓志也。
五房第十八世嗣孙万兴沐手敬撰
公元二0一四年岁次甲午仲夏
(三)大周家与老祖山各自族谱引差异
无论是大周家周氏,还是老祖山周氏,同为共祖的武阳周氏。
六世祖考子昂公(1433-1488),六世祖妣陈氏妙音(1432-1506)。生子五:按照大周家道光谱记为“连、赞、珏、震、裕”(见墓碑文),而按照老祖山道光谱记为“琏、瓒、珏、震、豫”。虽然字大都不同,但读音一致,字形也大都相仿。至于哪个更正确,不好说,目前可搁置不议。唯一统一的是四子“震”。
七世祖震公子二:峻、岐。
岐公生子二:颂、颐。
颂生子四:容然、卓然、泰然、粹然。
颐生子二:浩然、湛然。
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武阳周氏修谱,为颂公葬地引争议,因而变成了大周家和老祖山各自修谱的情形。所以,尽管现存两套武阳周氏老谱,但自说自话,很多地方有明显的出入。比如说,老祖山谱有泉湖公、源谟公,而大周家谱直接从试英公说起。这样,志文公在老祖山是五世祖,在大周家是三世祖。子昂公在老祖山是六世祖,在大周家是四世祖,余此类推……而上述“五房第十八世嗣孙万兴沐手敬撰”中的“万兴”,便是本次武阳周氏联谱的三大负责人(另两位分别是善芳、善成)之一,他已耄耋之年、辈分最高。按照“光明廷再万试宗志子”的传统九代转宗(老祖山未变,大周家自行加了三十字),今武阳周氏“万”字辈的长者已罕见。如果按照老祖山谱,万兴是泉湖公后的第二十代孙。最近几年,武阳周氏正在进行的联谱困难重重,这便是很重要的原因。
四、泰然公之墓
今陈氏妙音太婆墓旁有座泰然公之墓,落款为“第二十代孙善成、善芳甲午仲夏念七日复立”。这里的“甲午”为2014年。前已提及,善芳和善成均为目前武阳周氏联谱的主要负责人,其中,善芳不仅是三支族群群主,还是三支在湘潭方上周氏总群的联系人。若从泉湖公算起,他俩是第二十二代孙。只是八年前修墓那时,他们还没有这个认知,更没有老祖山这边的始祖孔根公在三百多年前就留下了关于泉湖公和源谟公的记录并于1840年正式印入了族谱。
泰然是颂公的第三个儿子,当过训导、教谕,即今县教育局副局长、局长,还曾“任东安王府教授”。泰然公有子三:文瑾(邑庠生)、文瑜(邑庠生)、文瑛。泰然公有孙五:联弟(邑庠生)、孔梁(贡生)、孔权(廪膳生员)、孔棓(庠生)、孔枝(邑庠生)。
无疑,上述“文瑛”即2006年重立的志文公碑上的“瑛公”。也就是说,此碑是泰然公第三个儿子文瑛的后裔重立。
对老祖山的宗亲来说,与泰然公对应的是浩然公,浩然公子二:文敏、文敷。浩然公有孙七:孔材、孔林、孔桢、孔根、孔标、孔杕、孔棫。
(2022年4月7日18:30心口整理完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