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贵在真实——我看《波涛汹涌》
(2019-07-29 08:32:38)
[原创]贵在真实——我看《波涛汹涌》
作者:海军候补生

朱秀海1996年的小说《波涛汹涌》也许是我看过的最好的海军题材的长篇小说。说它最好,因为它最真实,最贴近现实的海军院校和部队。在虚构的故事和主人公江白身上,我能够实实在在的看到我们生活和我们自己的影子。

这部获得了1997年海军“金锚”大奖的小说讲述了一个青年潜艇军官从军校的毕业班学员到一名潜艇艇长的故事。这是一个从男孩到男人,从懵懂学生到优秀军官的励志故事。

主人公的故事围绕事业和感情的两条主线展开。
潜艇学院的毕业班学员江白在周末外出爬山时第一次邂逅了神秘的知性女子海韵,尔后又在潜艇学院和海洋大学联合举办的舞会以及海军将领海山将军的墓前第二、第三次偶遇了这个虽然并不惊艳但却拥有独到的气质的女孩,两个人在近似斗嘴和玩笑的幽默和智慧的较量中开始了交往。随着江白毕业的临近,兼职授课的大学图书馆管理员海韵为帮助希望做出一篇精彩的毕业论文的江白收集资料,把江白带入了她的祖宅“海山别墅”中的私人图书馆,两个人的感情也在相互交流、共同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随着交往的深入,江白渐渐了解到海韵出身于一个背景显赫、传承悠久的海军世家,这使江白的内心深处产生了矛盾:一方面他对海韵的感情已经开始由好感转向了爱慕;而另一方面出身于一个小县城的普通干部家庭的江白对海韵显赫而神秘的家庭背景又有一种难以克服的抗拒心理。江白的内心在矛盾中挣扎,挣扎和犹豫中的江白自觉不自觉地开始淡化两人间的交往,而沉浸在爱情的幸福感中的海韵却丝毫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毕业的日子终于到来了,江白的毕业论文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但他和海韵之间的感情却陷入了危机,因为江白终于知道了海韵的家庭背景——她是海军Y城(我想应该是青岛的代称)潜艇基地司令员秦失少将的女儿。不愿意放弃自己的潜艇事业更不愿意自己的事业笼罩在妻子家庭的荫庇之下的江白在毕业分配之际痛苦的选择了放弃与海韵之间的感情、放弃能够让自己拥有更好发展空间的Y城潜艇部队的挽留,去L城基地的9009艇担任航海长。来到L城后,打算用工作和学习来冲淡感情上的伤痛的江白却发现自己陷入了更大的困境:9009艇因为历史的包袱而军心涣散,水兵出身艇长崔东山对江白这样军校出身的军官有一种固执的恐惧和敌视、进而百般刁难。为了排解内心的苦闷,江白和有着相似背景和境遇的同艇军官高梁经常在周末的晚上外出喝酒,一次酒后为了帮助被流氓调戏的服务员“卡门”,江白挺身而出,却被流氓打伤,进而又被主观武断且对江白心怀嫉妒和偏见的崔东山定性为“脚踩两只船”“与流氓争风吃醋”被关了禁闭。

在江白的海军生涯即将因为流氓的构陷和上级的不公而终结的时候,事情发生了转机,新来的政委焦同顶住了崔东山的压力查明了事情的真相,保护了江白。之后不久,在调职L城的秦失将军组织的考核中,平时只会怨天尤人抱怨上级不公和压制青年军官的艇长崔东山鱼雷射击全部失的,而在禁闭期间依然坚持学习的江白则辅助焦同圆满完成了考核,进而在焦同的推荐下作为代理艇长指挥全艇成功完成了近似实战条件下的演习任务,重新凝聚了9009艇的军心和士气。接下来,在逆境中成长起来的江白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勤奋和异乎寻常的决心,率领9009艇完成了自己的偶像、“卡门”的父亲、9009艇的前身4809艇艇长东方瀚海在19年前没有完成的任务——探索并开辟XY水道。在探索XY水道、为东方瀚海正名的过程中,他也逐渐发现原来海韵才是更懂自己、更适合自己人生角色的爱人。

在真实的军校中,学员的家庭出身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农村或者困难家庭、中小城市的一般干部、职员和知识分子、有厚重的部队背景的家庭。而在江白的身上三者几乎占全了:他的生母是军区司令员的女儿;父亲因为无法忍受那个司令员家的小姐而离婚,被迫从部队转业到一个小县城成为了一名普通的军转干部,而抚养他长大的继母是一位老师;继母久病缠身、身体虚弱,家里又有一个正在上学的同父异母妹妹。所以在江白的身上集中了许多军校学员身上常见的气质特点:敏感而成熟、持重而睿智、良好的教育和修养、优秀的天赋和学习能力。几乎每一种类型的军校学员都能从他的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

像江白那样有思想有个性的人,在军校的课业成绩上往往并不是非常优秀,但是这并不能说明他们不优秀。很多在校期间表现平凡的军官,在部队却非常优秀,而很多军校的风云人物毕业之后却很快湮灭于平凡。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固然是因为部队院校在教育和对学员的评价机制上确实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然而,无论院校的教育和评价体制多么趋向完善、多么贴近部队实际,院校毕竟不是部队,院校和部队之间的差异必然会永远存在——从本质上讲,学员在校时被教育者和被管理者,而毕业来到部队后却要管理和教育别人,只一对矛盾是永远也不可能克服的。因此,不能够同时适应院校和部队的人也就必然会永远存在,当然,有人并不是没有能力适应,而是不屑或者不愿,毕竟每个人的价值取向都是不同的。平时的表现不能说明一个学员的全部,可以的成绩也不能完全反映一个学员的能力,正如成绩平常的江白却能在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上有精彩的表现一样。

江白在爱情问题上取向、犹豫、痛苦和最后的选择也很具有代表性和现实意义。现实中大多数海军军官都愿意选择像海韵那样相貌并不十分出众、但有良好的教育、思想、修养和性格的知性女子作为自己的配偶。大概是因为职业的原因他们在选择配偶时都更看重对方的内涵、职业、家庭和知识层次而并不过于在意外表。在驻青海军部队的军官中,本科毕业却娶了学历和收入高于自己的青大或者海大的女老师、女辅导员的也并非少数。当然,这并不是说大多数军官都能够接受一个自身或者家庭比自己要强势很多的爱人,在这个问题上,他们的选择出现了两极分化的趋势:有人希望自己的爱人能够拥有不错的家庭条件,最好家世显赫,除了希望妻子的家庭为自己提供助力和荫庇以外,也有希望减少在事业上的后顾之忧的考虑;而另一部分人则不希望自己的爱人和爱人的家庭过于显赫,差距过大的家庭背景必然会在两个人之间带来一些不和谐的问题,跟主要的是他们觉得作为海军军官应该以强者的形象来佑护他人、为弱小者遮风挡雨,而不能接受在妻子和妻子家庭的阴影之下的生活。江白无疑是属于后者的,但即使是后一类人中,能够拒绝海韵这样一位身兼完美的爱人和司令员女儿的双重身分的强大诱惑的也并不多。江白能够在痛苦的犹豫之后选择放弃这份在外人看来求之不得爱情,因为他有足够的能力和决心,并且足够坚强、足够自信。

最后谈一谈江白到部队后的遭遇。
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遇到好的领导和团队,也并不是每一个新的开始都是好的,江白的部队生涯无疑是从一个不好的起点开始的。江白和崔东山之间的矛盾,并不完全是个人性格上的冲突,而是当时部队干部队伍中战士提干和军校毕业两种出身两种群体之间一种具有普遍性的矛盾,一方面,水兵出身的崔东山认识到了自己这样没有经过院校学习的干部迟早要被江白那样军校毕业的大学生取代,但他却没有认识到这一趋势的深层次的原因是他在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上的狭隘陈旧,而只是一味的怨天尤人,对江白既恐惧又敌视、既嫉妒又轻蔑;另一方面,代表了海军军官队伍的新生力量的江白,虽然相比崔东山无疑是进步的先进的,但是这并不能说明在和崔东山的矛盾中他就是完全正确,至少他的言行还欠检点,过于冲动,对部队里的种种权威也缺少敬畏之心。当然,在是十几年后的今天,小说中所表现的这种矛盾已经不是很突出了,因为院校化的干部已经基本完成了对崔东山这样战士提干军官的替换。但是,这并不是说这种矛盾已经完全消失了,它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存在而已——比如士官与军官之间的矛盾、战士考学出身的军官与地方学生高考出身的军官之间的矛盾,也许以后还会出现军校毕业的军官和地方院校毕业的军官之间的矛盾。

江白初到部队的遭遇有它的特殊性,也反应了某些普遍性的问题。毕业学员处到部队遭遇“下马威”并不少见,即使是优秀的人,适应新的环境和角色也需要一个过程。对于刚从院校毕业的军官而言,遭遇困难和阻力,遭受非难和压力,甚至陷于困境和逆境都不是问题关键在于你能在困窘中坚持多久而不丧失斗志、放弃信念?你能不能像江白那样从逆境、从深渊中保持振作、重新崛起?你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够摆脱逆境、完成自己作为一个军官的成长?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够完成由学员到军官的转变。江白圆满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因此他成功地完成了从一个优秀的学员到一个优秀的军官的转变。

总而言之,《波涛汹涌》的成功不仅在于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关于海军军官的浪漫与激情、光荣与梦想的美丽故事,更重要的是这种浪漫和激情、光荣与梦想来自于作者对于真实的海军生活的体验、积累、沉淀和提炼,而非廉价且愚蠢的意淫和梦呓。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