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庭教育之浅见

(2008-05-29 12:40:00)
标签:

育儿

浅见

家庭教育

独生子女

教育

谈教育我没有多少资格,一来是没有从事教育的经验,二来是教育自己的孩子正处在摸索的边缘,以下只是我的一点浅见.

教育越来越多的被人们认可和重视,尤其智力开发、知识教育和特长培养在今天更为突出,每个家庭在孩子的教育上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因为考试成绩越来越成为衡量1个孩子优良的标杆,所以应试教育还有更广阔的舞台,但家庭教育和孩子的心理卫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我认为要培养一个健全的孩子应该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密切结合起来,共同为孩子的发展打造一个和谐的平台。

一、家长要加强和孩子的沟通,掌握孩子的一些变化并及时指导行动

教育是一个很庞大的系统工程,是需要整个社会来关注,每个家庭来配合。教育好今天的孩子尤为困难,因为时代不同了,一切都发生了巨变,今天的孩子面对的诱惑和我们小时侯的环境大大不同,我们小时候不学习没有地方消遣,想逃课没有地方呆,拿了父母的钱也没有地方花,在学校周围游逛一天可能也没有坏人盯上;可是看看今天的孩子,周围的网吧,琳琅满目的商店,煽情诱惑的光盘,低级趣味的书籍图片到处都充斥着孩子的视线,他们才是10多岁的孩子啊!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还不完善,他们面对诱惑还看不到陷阱的边沿。因此要让一个孩子全面发展,要培养21世纪复合型人才,老师已付出双倍的艰辛,家长更要全面配合学校,日常加强和孩子的沟通,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并给以及时的纠正。否则,任期发展,10年之后大街上游手好闲的人群里很难保证没有我们的少年。

二、家庭要配合老师作好孩子学习心态的调整,提高孩子对挫折的抵抗能力

每每看到网络上出现的一个个悲剧,我的心都很受触动,今天的孩子这是怎么啦!为什么遇到一点点麻烦就寻了短见,为什么碰到一点点委屈,行为就走向了极端,老师竭尽全力呵护的孩子,为什么经不起任何的风吹雨打,这里面不能不引起每一个父母的重视,今天的孩子是父母的希望,也是祖国的花朵,明天,孩子将是国家强大的栋梁。教育的责任不能全依赖于学校,今天的老师已经很辛苦,他们除了传道授业解惑之外,很大的精力用来调理孩子的心态。社会给予老师的尊重同时也给了老师很大的压力,这代的独生子女都是集家庭万般宠爱于一身的宝贝,都是在好几辈人的呵护下成长起来的娇娇者,他们对困难对挫折的承受能力都已经接近了底线,而天性活泼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又不可能不犯点错误,因此教育孩子,纠正孩子现在变得更加困难。因此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要密切的结合,要为孩子健康持续优秀的发展共筑一个成长和谐的空间,关键要让孩子学会承担,提高孩子对待挫折要有正确的思维方式。

可是今天多少人都因为工作忙,因为业务累将应承担的义务放在了一边。想当然的以为小时侯我们的父母没有特意教育,今天的我们照样比较可以,推理下去树大自然直,孩子大了也会有灿烂的明天。可是他们没有细想,今天孩子成长的环境和我们绝对不一样,教育没有家庭的配合,孩子很难愉快安全健康的成长。我认识的几个孩子整天在家里与电视为友,与电脑为伴,除了不得已的上学很少参加校外活动,因为他们内心孤独,因为身边没有包容他们的兄弟姐妹,他们就选择了独处,这就是当今独生子女中为数不少的孩子的生活状态,他们自信不乏孤傲,他们调皮却无法容忍别人顽皮,他们想做中心点却给你规定了直径,在呼唤素质教育的今天,应试教育又不能不管,否则孩子很难在好点的大学里找到立脚点。因此学校和家庭是教育的两大阵地,家庭教育要配合学校老师做好孩子学习心态的调整,人格健全的塑造,只有这样老师才能将系统的知识在有限的课堂里授予孩子,孩子也才能真正的吸收变成自己成长的动力。

三、利用发生的事件教育孩子学会珍惜

如5.12的大地震,借真实的事件教育学生学会珍惜生命,珍惜亲人,学会感恩,学会坚强,学会忍让,学会合作,学会在意外发生时如何应对。孩子最近放学后经常和我讨论地震中感人的情节,我知道这是老师有意为孩子安排的生命教育,我很感动,为有这么负责任的老师。

四、加强身心方面的疏导

知识的积累固然重要,但没有健全的心态,即使走进高等学府,以后面对社会,他们还会很难适应。因为媒体,因为开放,孩子的青春期普遍的提前并延长,因为青春,因为孤独,孩子可能对爱情会产生更早的渴望,因此学校和家长更应该关注孩子的成长,避免因疏忽、因误解、因拒堵导致孩子对学习的影响以及行为的偏激。

五、加强身体锻炼

体育越来越被重视,因为孩子的体质普遍缺乏耐力,因为锻炼太少,因为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精彩,生活内容的增加使身体的锻炼变的越来越不情愿,学校的力量是强大的,应该继续强制孩子每天进行一定时间的户外锻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