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 |
苏建诚认为,生在富裕家庭不是错,错在教育方法上。过去99%的家庭都秉持类似“刻苦耐劳、勤俭持家”这样的家训,但时代变了,富裕家庭继续沿用这些家训对富孩子很难起作用。“因材施教,这个材不光是资质,还包括家庭背景、生长环境,但现在的教育却是老师和孩子不在一个价值平台上,不能产生共鸣,互相不理解。”苏建诚说。
吉尔达鞋业公司总经理余进华的儿子在温州一个重点学校念书,下午要自己步行40多分钟回家。每天的零用钱控制在5元左右。一次,儿子因为人太多没在食堂排队吃饭,到外面花几十元钱吃了一顿麦当劳,结果遭到了父亲的严肃批评。余进华的教子方法在温州广为传颂,正面临新老交替的温州第一代企业家纷纷培养子女吃苦精神或把他们“下放”到基层。
苏建诚却不赞成余进华这样的教育方法,他认为人都是有基本欲望的,满足了基本欲望之后,才能将心思放在创造财富上,如果欲望长期被压制,一旦遇到出口,可能会变本加厉。
“作为家长,绝对不能给孩子炫耀的资本,让孩子躺在财富上成长,要考虑的是怎么样让子女很牢固地继承和发展家业,富孩子应该穷养。父母可以适当合理地提供给孩子资金,其他让他们自己去打拼,当钱不是用在让孩子自己去经营、创业、学习的话,多了只会害他们。”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所长杨雄的看法与苏建诚有所不同。
上述观察人士则表示,目前一些富人喜欢将孩子送到贵族学校,这使得他们的孩子与普通孩子隔绝,从而很难与后者和谐相处。两年前,他在温州作演讲,随机调查了一下,在座的老总们98%送孩子学艺术,“具有艺术人格之后,遇到困难会逃避,从传承财富角度看是不利的。应该培养孩子的坚强意志。日本的富孩子从小学剑道、坚持洗冷水澡,都是为了培养意志力。”
“接班人工程”方兴未艾
近年来,美国的财富浪潮带来了一大批“富孩子”和新一代忧心忡忡的“富爸爸”。为了让富孩子努力奋斗,美国出现了一个红红火火的新行业——为富孩子提供“理财技能培训”。无独有偶,这两年,中国针对富孩子的“接班人工程”也方兴未艾,一些家长希望通过专门的培训,把自己娇生惯养的孩子培养成精明能干的经营管理专才。
方太 厨具公司董事长茅理翔创办了“宁波家业长青民企接班人专修学校”,该校举办的首期中国家族企业接班人专修班,今年6月已经结业。10天的课程分修身立志、创业兴业、管理实务、企业交接班和父子互动交流五个单元。有学员在结业座谈时表示,自己最大的学习收获是:对接好“老帅”的班并使企业家业长青、永续发展更有信心了。
苏建诚参与创办的黄埔缔造营第一期进展顺利,他们希望用两年的时间,让前来的富孩子们能具备接班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刚刚结束黄埔假期修炼营首期培训归来的苏建诚讲了一件事:一个学员和他握手,乘机将塑料黑蜘蛛放在他手上,苏建诚假装一惊,但又坦然地握住了黑蜘蛛。那个学员问:校长,你怎么不怕?苏建诚回答说:因为我相信你!苏建诚说:“其实孩子们也在考验我们是否有教育他们的能力。教育的本质就是彼此取得共识与信任,这是教育这群‘富二代’的第一步。”
慧泉国际副总李秀芳告诉记者,他们希望通过与孩子们在一个频道上共鸣,最终让他们养成七个习惯:积极处事、先定目标后有行动、重要的事情先做、双赢的想法、先理解别人再争取别人的理解、协作增效、磨刀不误砍柴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