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爱情,幸福只是一种传说?(60)
(2009-05-24 10:13:32)
标签:
深圳爱情幸福传说小说连载文化 |
分类: 小说连载 |
19,找工伊始
虽然此次来深圳是奔着爱情而来的,但到达之后的首要任务却不得不改变为找工作。毕竟,物质食量和精神食粮相比,前者更为基本更为重要,如果连基本的生存都无法保障基本的肚子都填充不饱,又怎么可能去谈及伟大而浪漫的爱情呢。只是,后来的找工作的过程却一直不是那么的顺利,由最开始的自信满满,到后来的挫折重重,简历投了N家,可惜最后去面试的只有那么几家,从最开始秉持的高眼光到最后真的好像没有什么要求了,只要能有一份差不多的工作就可以了。总的来说,我的找工过程耗费了五个月时间,漫长而艰辛的小半年时间,其间我付出了很多经历了很多,然后到最后仍然不能算是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其实,从一开始,我对自己的就业目标尚算是相比明确的,我结合了自己的性格特点和专业特质,充分考虑了岗位的附带因素,发展机会>待遇>工作环境,给自己圈定的求职单位是: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投资公司、财务公司及其他经济部门。在这样的目标定位下,我很快的投入了第一阶段的找工过程,这一过程可谓是相当自信但又经验不足的,我把主要的求职机会放在了人才大市场的各大招聘会。不得不承认,深圳的招聘会从各方面来说,都比内地各省城的组织得有规模和有计划。5元钱的门票,除了5楼的招聘现场还可以去7楼的招聘现场,2张相应的简历表格,从各方面都可以直接而快速地了解应聘者的情况。
人才大市场的招聘会现场往往都分成不同的区域,比如A、B、C、D等区域,而每个区域又都会很有规律地划分一些企业单位的展位。当然前来招聘的单位相关职位信息可以从当天的《深圳特区报》等报刊了解到详细内容。如果没有报纸,到了现场也还是可以看到的,展位前方的电子布告栏也都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到企业的职位需求。在这样的参加了几次招聘会之后,我深刻的感觉到,在深圳工作的机会还是比较多的,学历要求也并不是那么像上海那些城市那样的看重本科学校的牌子,用人单位对一般的本科学历就基本算是认可了,但在这里最突出的一点,就是要求你有一定的相关工作经验,这一点在我看来很无奈,虽然我毕业后工作了两年,但在用人单位的眼中,在内地小县城的公务员的工作经验基本是不算数的。
到底是经济特区,很多外资企业或者大型的企业都要求应聘者英语的书面表达和口语能力比较优秀。至今还清晰地记得我面试的第一家单位,那是一个跨国的投资公司,在面试的时候,对方要求我在自我介绍和阐述自己的专业背景和个人优势的时候,用英语去表达。这简直就是出师不利,我一开始就碰了一个大钉子,要知道我的英语口语本就不那么好,更何况在凤凰老家呆了两年之后,几乎退化到了一个不知道如何组织句子的程度了,所以最后的结果就可想而知了。这也是一个非常讲效率的城市,通常在招聘会上面投了简历之后,如果对方对我感兴趣,那么3-5天内是会收到面试电话的,如果一个星期之内没有答复,我就不能再幻想还有什么机会了。
另外,还有的单位亦喜欢考察应聘者的应变能力和处理事情的能力,他们往往针对我应聘的职位进行相关的情景反应提问,我心里很明白这个时候需要多思考,判断对方从这一点上是考验我的什么,然后再回答。但却总是事与愿违,我一次次地弄巧成拙,以致到最后我都只想真实的回答了,但结果却还是闹出笑话。比如,有一次在一个地产公司面试一个经济预算的职位时,在我花费三小时做了一套厚厚的试卷之后,我终于杀进了最后的一轮面试,这当时让我很是兴奋,以为成功就在眼前了。谁料峰回路转的,在最后的面试中我却一面毙命了。我一直没有明白的是,我到底是哪里表现不好了,把所说的环节都细细地分析了一番,怀疑出错的原因是不是因为当对方问及我为什么要来深圳时,我的回答是——“因为爱情”。
走出那幢传说中很牛逼的地产大楼后,我很遗憾,但并不觉得难过,况且我对房地产本就没有太大的兴趣,只是我真觉得他们的选人理由很莫名其妙,我甚至疑惑很大程度上他们的目的也许是在广告而不是在招聘。所以对于这般无良的公司,与之擦身而过又何必觉得失落呢,我只能如此的安慰自己了。虽然大家都说工作不那么容易找到,但我觉得端正自己的心态还是很重要的,不能只因为想要找到一份工作而别的什么都不重视了,也许这样的想法有点不正确,但从我个人来讲,我觉得作为大学生本身的气节(不知道这一点能否算气节)还是很重要的。所以,在临走之前,我有很礼貌地问那个招聘官,是否可以把我的简历退还于我,对方倒是很高姿态地回答——你需要的话,就拿回去吧。
是的,我当然需要我的简历,我是不忍心看到招聘单位在我离开之后,然后他们就把我们用心制作的简历弃之一角或者随意的找个垃圾桶安置了。况且,从另一方面来说,一份简历的制作除了花费了相应的心血之外,也是需要金钱成本核算的。我曾一次性制作了20份简历,平均成本核算下来,一份简历时不少于3元的,一个3元算不了什么,但每天都需要投出去数份3元的简历,这就是很奢侈的投资了。所以在而后的找工过程中,我开始有计划的严格节约找工作的成本了,我更加严格的把握自己的简历走向和选择面试单位,但由于对大企业的一种心存的好感,总幻想着是不是有更规范的企业文化制度和更完善的福利待遇,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一直执迷不悔地往大企业大公司投送着我的简历,还有满满的希望和期待。
《深圳爱情,幸福只是一种传说?》阅读链接(点击左边红色字体即可以进入小说阅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