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街街景





水街还有湖广会馆 位于灵渠水街中段,建于清朝初年,系旧时旅居兴安的湘南、湖北同乡聚会议事、供奉先贤、唱戏娱乐的场所。内设有大堂、戏台、先贤祠和花园。具有典型的荆楚文化风格。在北街里 位于万里桥北,是一条传承千年文化的古巷,宽不过5米,长约300米,两边是清一色的明清建筑,让人体会到浓浓的桂北市井风情。水街民居 位于灵渠水街两岸,鳞次栉北,绵延近1公里,均为青瓦白墙,木雕花门窗,具有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之岭南风韵。
水街还有双面照壁 高达高5米,宽6.8米的双面照壁,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双面陶塑砖雕照壁,由我国庞忠华的制作,经佛山陶瓷厂烧制成功,正准备申请吉尼斯世界记录。整个照壁根据兴安二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及景点、典故设计制作,雕塑 有古城北门、飞来石、万里桥、马嘶桥等水街著名的景点及修建灵渠的三将军形象,融合观音娘娘、四大金刚、八仙、哪吒、和合二仙、招财童子、鳌鱼等民俗文化元素,以次祈盼过往的百姓平安如意、幸福吉祥。
水街还有五门廊 第一座门是五门廊中最秀气的一座,它的来历已无法考证。第二座门建于清代乾隆年间,是老百姓为表彰朱元璋的第十七世孙朱荣修建的。当年,灵渠南北渠沿岸农民为争水发生大规模械斗。县令朱荣采取有效措施,实施较为科学的派水方案。不仅制止了纷争,而且保证县城的长期安定。老百姓将一架天平刻在牌坊上,用以表彰朱荣为官办案的公正。第三座门廊相传是北宋时给一品诰命夫人唐萱的贞节牌坊。唐萱是参知政事唐介的孙女。当年唐萱的父亲,即唐介之子唐淑问曾经在朝廷担任监察御史。宋元佑年间被列入元佑党人,遭贬为舒州团练副使,后来在颖昌任知府时去世。唐萱嫁给了岳飞义子岳云为妻。岳家遭到秦桧陷害时,她带着几个年幼的小叔子逃到了老家兴安镇偏僻的山村(现在的岳家村)避难,保全了岳家的后代。在这里她辛辛苦苦将几个年幼的孩子抚养成人。后来岳飞冤案得以平反。岳家后代被招回朝。唐萱也获御赐为一品诰命夫人。于是有了这座石牌坊。第四座门廊则是原来县城关帝庙前的门廊。关帝庙位于刚才马嘶桥旁。抗日战争时期,兴安县城遭到了日军的轰炸,关帝庙在轰炸中被夷为平地,这座门廊倒塌后被深埋于地下。60多年以后的今天,才重见天日。这第五座门廊原是兴安大户人家曾家大院的门廊。因为曾家四兄弟之一曾关棠曾经花钱捐了一个"司马"的职位。兴安人把这座门廊叫做"司马门廊"。
游览水街1公里约2小时,水街无门票。水街连着灵渠大门的入口,灵渠门票80元、船票50元,合计联票135元。70岁以下无优惠,70岁以上免门票。
在灵渠大门入口准备购票时,一位男士主动搭讪我们说,他可以帮助我们买门票、船票价格便宜,经过一番讨价还价讲后达成每人80元,辅助灵渠介绍。我们坐上小伙子的小车来到灵渠的另一处的入口处,他和入口处的保安打了招呼很顺利进入景区,下车后我们又上了小伙子的船,他告诉我们这是他自家的船。他边摇船边向我们介绍了灵渠的概况。
灵渠位于桂林北部是“中国十大魅力名镇”——兴安县境内,全长37.4公里,建成于秦始皇33年(公元前214年),是现存世界上最完整的古代水利工程,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四川都江堰、陕西郑国渠并称秦代三大水利工程。当代著名学者郭沫若先生称之为“与长城南北相呼应,同为世界之奇观。”灵渠由铧嘴、大小天平、南渠、北渠、泄水天平和陡门组成,设计科学,建筑精巧,铧嘴将湘江水三七分流,其中三分水向南流入漓江,七分水向北汇入湘江,沟通了长江、珠江两大水系,成为秦代以来中原与岭南的交通枢纽,为秦始皇统一中国起了重要作用。
1982年灵渠被命名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88年国务院公布灵渠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11月灵渠被评为国家级AAAA旅游风景区。灵渠景区现已成为桂林著名的旅游胜地,是大桂林旅游圈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兴安灵渠景区大门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