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大理,除了三塔寺,苍山洱海应该是必去的地方。其实我觉得并没有什么特殊,是借了电影《五朵金花》的光。在过去文化贫瘠匮乏的年代,数量不多或者有数的电影总是能让人记住,因为数量不多,因为有点爱情的影子,观众不会觉得十分乏味。再一个原因,就是借了少数民族题材的光,让有关爱情的情节钻了空子。其实我觉得雷振邦的《大理三月好风光》和当地民歌结合的并不是很紧密,就像《芦笙恋歌》和拉祜族结合的并不紧密一样,要么就是季康先生的谱曲有些跑调儿。但是不管怎么说《大理三月好风光》这首歌为日后大理开发旅游奠定了受众面最大的基础。不然,苍山洱海的存在意义不会大面积发酵。
虽然《五朵金花》只是在文革期间被打成毒草,总而言之,还是很幸运的。更幸运的是人们通过一部电影,一首歌,脑海里有了苍山洱海的印象。这也是我来大理要看苍山洱海的理由之一。
其实旅游主要看心态,看眼界,看喜好,看兴趣,看对知识的吸收消化。
说心里话,苍山洱海这样的景观并不典型,比山,近的说他比不过玉龙雪山,远的就不用说了。比水,除了面积和整体造型,谈不上多美,倒是文学作品中五朵金花、段皇爷,历史中的南诏国,给这里的山水带来了一定的吸引力。
因此来到大理,要上苍山下洱海,否则就像到了西安不吃羊肉泡膜等于没到了西安一样。都是说法,可以介意,可以不介意,偏偏介意的人多。
那就上一趟苍山。
我报的二日游散团就是这个目的。
苍山上有三条索道,其中中和寺索道是苍山最早的索道,也是大理古城最方便上的一条索道。是露天式的,因为中和寺是苍山十九峰的中心山峰,亦即南诏国国王禅封的中岳点苍山的中心,东部正前方刚好是中和镇(大理古城)及洱海。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了俯瞰苍洱风光的最佳角度。登临中和寺,水天一洱海、星罗棋布的民居村庄、井然的大理古城等苍洱风光尽收眼底。这叫我们看清了大理古城和周围村镇的整体布局。
索道起点的平台上,武侠小说大师金庸题写的“苍山索道”的大青石刻格外醒目。索道全长1668米,爬高478米,每小时可运送旅客500人。索道的尽头是大理的名刹中和寺和盘桓于苍山山腰全长18公里的玉带云游路。
只坐索道过一把上苍山的瘾就行啦,没有接着走,再说报散团是不自由的,觉得到了大理上了苍山就可以了。
这里大部分是坐在索道上拍摄的大理风光,天气太晴朗了,影响了照片的反差,手机拍摄的和眼睛看到的相差无己,感谢高科技给我们带来的方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