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草原行--颓废的塔

(2013-07-06 03:44:06)
标签:

省委

思绪

天公

业绩

世人

分类: 走游世界

著名诗人玄庐君四年前送我一本书<白城旅游>,因为我们此次草原行要到的第一站是吉林省白城市,所以按图索骥,找了几个白城市区内景点,其中之一是白城防洪纪念塔,也叫抗洪胜利纪念塔,

纪念塔坐落在白城市区东南部,1998年夏秋,嫩江流域的白城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面对洪水,白城军民奋起反抗,天公留情,洪灾在抗洪几乎到支持不住的时候没有继续,给了这里一次机会,于是好大喜功的政府把战胜洪水当成了伟大业绩,花很多钱修了这座纪念塔.

纪念塔的设计很有讲究:平面采用等边三角形,每个边长66米,据说代表经历了300年一遇洪水劫难后,白城人民的各项事业还将势不可挡的向前发展。其平面形成俯视为三人环抱,三“人”为众,众志成城,万众一心。三角形平台三面各以五步台阶象征五县(市、区)人民一致向上。三角形平台沿边设置了船形休息台、廊、亭,寓意为现在的安逸生活是勤劳勇敢的白城军民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又代表转移50万灾民是靠船、艇、舢板完成的。三角形三个顶部的蒙古包造型,表示白城市座落在广阔的科尔沁大草原上;三个塔柱象征在1998年抗洪中牺牲的三位烈士是草原人民的好儿子底部有五个叠在一起的圆柱,其直径分别记录着全市五条江河历史上最大的洪峰流量,又象征定水神针。纪念塔底部五条曲形圆柱向上伸展汇集成一个五边形圆柱,象征五条江河同时发水,致使洪水更加凶猛的泛滥,同时,这个曲形柱从任何角度看都是“人”字,并合成“众”字,代表五个县(市、区)人民万众一心,顶天立地,抗拒洪魔的英勇气概。 

纪念塔采用汉白玉饰面,主体高度为19.98米,代表取得抗洪胜利的1998年。顶端的不锈钢抽象雕塑代表两只丹顶鹤,同时二个半圆形又象征白城抗洪惊天动地,中间一个“V”字,向世人宣布白城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按照设计,这里确实应该是一个很好的景点.可是,我去的时候,大失所望.这里好像圆明园刚走了八国联军一样,一片狼藉,满眼颓废景色.一个高大的建筑,像一个孤独的乞丐,仿佛向老天乞求什么,刚刚建好15年,显得十分老态龙钟.豆腐渣工程露出本色:塔身石板脱落,碑面破烂不堪.看来还是有我这样的傻逼慕名而来,不然怎么还有人贴广告?那三个蒙古包造型,怎么看都像半截子工程.

不想多说,诸位还是看看图片吧.

 

草原行--颓废的塔

草原行--颓废的塔

草原行--颓废的塔

草原行--颓废的塔
     

草原行--颓废的塔

 我在百度上搜来这样一段话,特别像人说的:

纪念塔前有巨型红色大理石纪念碑,碑文概述了白城人民伟大的抗洪精神,纪念碑底座是用天然真石漆喷成的一层层“麻袋”,一位省委领导曾说,“白城抗洪胜利应给麻袋记上一功!”纪念塔主体颜色以白色为主调,加绿色草坪相称,象征着科尔沁草原上的白城在灾难过后,将重建家园,欣欣向荣地发展。

站在纪念碑前,凝神瞻望,任思绪纵横驰骋…… 1998年夏秋,白城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面对滔滔袭来的洪水,白城军民表现出了排除万难、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顽强拼搏,团结奋战,以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长城,取得了抗洪抢险斗争的最终胜利。在这场抗洪抢险斗争中,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抗洪精神.

这就是我千里之外慕名而来所看到的书上介绍的景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