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9-07-12 14:58:53)
标签:

俞伯牙

羊角哀

琴声

江口

分类: 汉字歪解

                                        唐卓   波音
    朋,由两个“月”字组成。古人有“得好友来如对月”的名句。意思是得到好的朋友就像夜晚对着明亮的月亮那样清新。月亮,圣洁光明,无私奉献。朋友是“月”,自己也应是“月”。
    相传一次苏东坡在门外候迎朋友来访,其妹苏小妹在窗前梳头。苏小妹出了一句谜语联句:“阿哥门外迎双月;”暗含一个“朋”字。苏东坡随即调侃的答道:“小妹窗前捉半风。”“半風”即虱子的“虱”字。
    大家想来知道下面关于朋友的故事:

    羊角哀和左伯桃
  春秋时期的燕国人羊角哀和左伯桃,不仅是好朋友,而且都是品德高尚、有才华的人。他们二人都出身贫苦之家。楚王招贤,两人同往,途中相遇,结为兄弟。遇大雨雪,衣薄食少,计不能皆至,左伯桃自思体力才力不若羊角哀,将衣食全部留下,入林冻饿而死。羊角哀得以至楚,位为上卿,乃厚葬伯桃。
    俞伯牙与钟子期
    俞瑞,字伯牙,战国时的音乐家,曾担任晋国的外交官。:《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俞伯牙在东海的蓬莱山,领略大自然的壮美神奇,从中悟出了音乐的真谛。他弹起琴来,琴声优美动听,犹如高山流水一般。但他却一直没有遇到真正能听懂他琴声的人。他一直在寻觅自己的知音。
  有一年,俞伯牙奉晋王之命出使楚国。八月十五那天,他乘船来到了汉阳江口。遇风浪,停泊在一座小山下。晚上,拿出随身带来的琴,专心致志地弹了起来。猛然,他发现一个打柴人站在旁边在听他弹琴。打柴人评述了他弹奏的乐曲,俞伯牙不禁大喜,忙邀请他上船来细谈。打柴人又说了他这把这瑶琴的来历,俞伯牙心中不由得暗暗佩服。接着俞伯牙又为打柴人弹了几曲,请他辨识其中之意。当他弹奏的琴声雄壮高亢的时候,打柴人说:“这琴声,表达了高山的雄伟气势。”当琴声变得清新流畅时,打柴人说:“这后弹的琴声,表达的是无尽的流水。”
  俞伯牙惊喜万分,自己终于找到了知音。于是他问明打柴人名叫钟子期,和他喝起酒来。俩人越谈越投机,相见恨晚,结拜为兄弟。约定来年的中秋再到这里相会。
  第二年中秋,俞伯牙如约来到了汉阳江口,却得知钟子期已不幸染病去世了。临终前,他留下遗言,要把坟墓修在江边,到八月十五相会时,好听俞伯牙的琴声。俞伯牙万分悲痛,他来到钟子期的坟前,凄楚地弹起了古曲《高山流水》。弹罢,他挑断了琴弦,长叹了一声,把心爱的瑶琴在青石上摔了个粉碎。他悲伤地说:我唯一的知音已不在人世了,这琴还弹给谁听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
后一篇:采访邢良坤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