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昨天,去领一个奖

(2007-07-26 07:44:11)
分类: 随拾生活
   昨天,去领一个奖 昨天,去领一个奖。
    大约二十多天前,女儿拿了一张《新商报》跟我说,爸爸,这有个评奖。我接过报纸,一看是新商报联合几家单位,配合第六届大连图书博览会暨首届大连读书节,要搞一次什么书香家庭评比,要求自己报名。我看看女儿,扫视一眼藏书,有一搭没一搭的说,那就报一下名呗,于是按报纸留的号码打通了电话。过了好多天,我和女儿几乎都遗忘了这件事,突然接到电话,说是新商报记者关军要来采访。后来他就来了,就采访了。又过两天,我们家读书的事情就见报了,又过三天,关军打来电话,说我们获书香家庭奖了,7月25日颁奖。
    奖状的内容是:
 
       孙伊斌同志:
            在第六届大连图书博览会暨首届大连读书节“书香家庭”活动评比中,荣获“书香家庭”称号。
                 大连市文化局(新闻出版[版权]局 )
                 大  连  市  新  华 书  店
                 新            商          报  
                                             2007年7月25日
     拿到书香家庭这个奖项,才知道这次我是独一无二的。也是奖励额度最高的。凭心而论,我对这样的结果有些疑惑,因为无论是从书香家庭的师承、世袭、藏书量,还是读书深度、广度,我们这个从中国最北部大森林里走出来的家庭,都是不敢和人相比的。不是评比单位不用心,一定是真人不露相。洋洋几百万人口、高等学府几十个,一个山林野夫被评为书香家庭,实在是我报名时所预想不到的。我感谢新商报记者关军,这个小伙子凭着敏锐,在不长的篇幅中直奔主题,写到了点子上。
    评委们介绍了评奖过程,评委之一、大连图书馆副馆长辛欣女士在发言中还重点介绍了我们一家的读书情况,这叫我想起一件事,2001年左右,开发区曾经好像搞过一次类似的书香家庭评选,我们单位的一位女士,大概因为姣好的容貌、会说的嘴巴、会讨领导喜欢的性格,被冠以书香家庭先进个人,名额是从上面直接下来的,还是单位领导直接封的,我们一概不知道,反正没有经过什么评选。要说这个荣誉实在没什么了不起,但是给至少也要给一个喜欢读书的人,这位女士,不能说不学无术,除了会搞关系之外,读书方面至少和许多人没法比,更不要说和我比。另外那时候很奇怪,什么劳模、三八红旗手、优秀青年、优秀党员之类荣誉称号这位女士统统拉不下,连个读书方面的奖项也不放过。于是心里有些忿忿不平,还真有人贪得无厌,想把天下好事一网打尽,实在是天才啊,天才!
    我等一介俗夫,此次评奖最高兴的是得了800元书票,因此,十分感谢主办单位。800元,怎么也相当20年前40元钱了(据粗略统计,书价大约涨了二十倍左右),那时候,如果拿40元钱买书,怎么也买个像过年一样心花怒放。当时我的工资一百多元,不过,拿40元买书还是常有的,不知道脑袋里那根筋抽筋了,把自己弄得民工似的,相当一部分花销在买书上。
    令我十分高兴的是,因为我和妻子都读书,也让女儿成了读书专家,女儿现在是一个十分会读书的孩子,从小学到现在,她的阅读面、阅读量、阅读深度、领悟能力,实在是一般同龄孩子所不能比的,更叫人欣慰的是,她居然写得一手好文章。我想,这一切,都和家里的藏书量和藏书结构有关。
 
附:“新华杯”书香家庭评选获奖名单
*书香家庭:孙伊斌
*藏书状元:勇本刚
*特色藏书家庭:曹群英 杜忠明 穆成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婚姻如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