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草原上来的开发区人

(2007-06-28 14:53:14)
分类: 杂七杂八

                     草原上来的开发区人

在大连开发区,有许多乡音不同的内蒙古人,他们大都来自内蒙古西部四盟市(锡林郭勒盟、兴安盟、呼伦贝尔盟、赤峰市),而以中国最北端的呼伦贝尔盟为最多,内蒙古其它城乡 如呼和浩特、包头等也有一些,但为数不多。

内蒙古由于与邻近省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居住的汉族等又大多是后来移民去的,因此 有着思想活跃,生活能力强,有吃苦耐劳精神等特点。九十年代初至今,相继来到大连开发区的有近万人,虽然没有黑龙江、吉林来得多,但是是一支很有乡情味儿,很有生机的力量 。

内蒙古闯大连开发区的人几乎遍布各个阶层,有管委会机关干部,有企业实体大老板,有教 育工作者,有打工一族,做买卖的也不少。他们来的理由、渠道也千差万别,在大连开发区的发展程度也不一样,有的甚至相差悬殊。

搞建筑最早进开发区的不乏内蒙古人,赤峰的建筑公司进驻较早,并且干出了一定的业绩。 在红梅、倚园里等小区,都曾留下过他们忙碌的身影。当初搞基建,可以说是来了一个,带来一串儿。亲朋好友,一看大连挣钱的机会多于当地,就来了。有一部分留下来,也有打完 工又回去的。

开发区的饭店被内蒙古经营得有声有色,贝尔饭店经理马春良,蒙赛王饭店经理郭晓辉、1+ 1饭店经理刘长青,蒙古包饭店经理张石桩等,都来自内蒙古。

开书店这一行当也有内蒙古的三分天下。1995年,内蒙古海拉尔市退休干部厉春鹏将他创办的京联书店挪到大连开发区,规模最大时营业面积曾达到800多平方米,超过当时的大连市 新华书店。如今,内蒙阿荣旗人冯春霞开的华得书店也已开业三个多月,面积达400多平方 米。

在闯开发区的人中,退休有收入到这里来养老的占了一部分,看好这里环境而不顾一切破釜 沉舟的占了一部分。有许多人,都是刚到这里时没什么长远打算,在这逗留了一阵子后坚决不想回去了。这样的例子中,费继江算是比较典型的一个。

费继江原来是呼伦贝尔盟阿荣旗自来井乡的常务乡长,在几十万人口的旗里,年纪轻轻当上 乡长已经够显赫的了,并且仕途上可能前途无量。1992年,30岁的费继江已经当了一年多乡 长,这时,正好乡政府要在大连开发区搞村办企业,费继江来牵头,后来由于资金没到位,让他回去继续当乡长,但是看出门道的费继江却在开发区“下海”了,他觉得自己已经到了 “海”的边缘,就干脆丢下了自己曾一度很珍惜的“爱”,在开发区办起了华得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这位山西财经学院学企管的大学生经过自己的不断摸索、积累,如今除了装饰公司 外,投资办华得书店由他妻子冯春霞经营。他的装饰公司承揽了光大银行、胜志服装大厦、光伸装饰材料市场户名铝合金等许多项目。靠着“以人为本,以质求存”的理念,靠着起早贪黑不辞劳苦的精神和正直豁达的为人,费继江已经有了相当殷实的家底,固定资产达几百 万元。

自己的实业干大了,他们没有忘记老乡。内蒙古人的老乡观念相对较强,可能是远离老家的 缘故,总是先来的照顾后来的。许多有成就的人由于事业需要,帮助老家的一些人来大连解决了下岗再就业问题,也帮开发区解决了一些人才引进问题。这里有一部分有悟性的人,先 给别人打工,积累一定经验、实力,时机成熟后就立即另起炉灶,像贝尔饭店,就有分出去自己当老板的厨师。如今这种现象已经很普遍。

在大连开发区的内蒙古人,无论来自白云鄂博,还是来自呼伦贝尔,虽然乡音有差异,但相 互 一见面一提自己是内蒙的,无论什么场合也要手握得紧紧的,说上一声:“我们是老乡。” 那是因为内蒙古有草原的辽阔,森林的雄浑和沙漠的粗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