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脏话抬杆栏杆通勤车洒店大连 |
分类: 芸芸众生 |
振兴路收费口的故事
发生故事的地方是大连至开发区的振兴路收费口。
每年过春节,几乎都有这样的故事:“新年好。”窗口一声问候,“新年好还要钱?”驾驶员的声音从驾驶室内冷冷传出。但也有这样的事:“新年好。”一声问候。“你都给我拜年了,剩下的钱就不用找了,算是给你压兜钱了。”调皮的司机一脸灿烂,尤其是他们面对年轻漂亮的女士发出调侃,当然,钱还是要找的,因为收费口的管理部门有规定,因为收费人员面对这样没有道理的钱是不会多收的。
平常的日子,也是收费员精力集中,高度紧张而有秩序的日子。秩序是什么?是多而不乱,是忙而有序。当车辆沿着一个方向鱼贯而入的时候,有进有出,进进出出是一大景观。就像鱼群遇到窄窄的河道。循序排列才不致于拥挤。遇有车辆高峰时,却总有几条“鱼”不守规矩,就是给你夹塞,治这种厚脸皮人的良药至今还没发明出来。
收费口内传出的声音总是温柔亲切的“您好”,而外面除了应答“您好”之外,还有冷漠、漠然与脏话,大连的脏话是外地人的笔料,却有不少本地人的津津乐道,乐此不疲。当然,收费口的人听得多了,就有些曾经沧海难为水的味道,司空见惯,全当骂脏话者骂他自己或者自言自语了。
逃费,时有发生。小轿车一进一出只有5元钱,逃费的又常常是高档车。有的人张口气势汹汹:“我认识你们领导。”收费口的人告诉对方:“领导向来都是交费通行的。“逃费还有一招就是紧紧尾随前面车抢杆强行通行,再一招就是说没钱故意憋车,憋得后面车辆不满意时就有了矛盾,常常有人别有用心地把矛盾焦点转嫁到收费人员身上。
最近,收费口收费改了,实行IC卡交费,电子监控管理,想逃费不大可能,一是监控系统可记录在案,二是栏杆是不见钱不抬杆。过去有的通勤车是按一天一个往返买月票的,常常多跑几个来回也没办法,现在一趟一收钱或一验卡,有些就吃不住劲了。有一台车,故意开到离收费口距离较大的地方,司机手拿钱用胳膊拄着车门,就是不往前递,新招聘的收费员站起来身子探出窗外伸长胳膊还是够不着,这样的司机叫不叫缺德呢?
一天,两台写着“金元大洒店”的中巴车,到了收费口,又是找不着卡又是找不着钱耽误了好一阵子。因为是上班车高峰期,后面憋了一串车,想移开角度不够,弄得一个个脸红脖子粗。据说要是过去遇到这类现象,就放过去了,如今要是放过去,就得收费员赔钱,谁能赔得起?
还有的驾驶员尾随前面车辆企图逃费,栏杆正好横上,让他交费,他却振振有词地说:“谁知道你还要收费?”一看车牌照,是当地的。据了解,企图逃票的一台外地车也没有,都是本地车。
收费人员看似往那一坐,不尽金钱滚滚来,其实有时连水都不敢喝,怕上厕所,还有热天的汗流浃背,夜晚的蚊叮虫咬,一坐就不敢离地方,其苦其累是路过的人一时半会儿所体会不到的。
收费口,一个窗口,应该能折射出一些什么?
前一篇:大医三院今胜昔
后一篇:五月花:阳春白雪和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