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器晚成高志山

(2007-06-28 10:18:52)
标签:

文化

分类: 芸芸众生

 40岁前练书法,40岁后学绘画,虽然他的画充满了“写”的味道,但却独树一帜,并获得了成功——

                     大器晚成高志山

在刚刚结束不久的全国获奖艺术家作品博览会上,大连书画家高志山以其曾在辽宁省书画展 上获过奖的作品一炮打响,这组作品包括国画《山水》、《梅》、四条屏《梅·兰·竹·菊》,书法《广寻得贤》、《唯德为珍》获得了然。

为次作品博览会是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和京都名人艺术馆等单位联合举办的 ,在中国军事博物馆辟为四大展区,其规模之大、档次之高,都堪称盛会,而高志山在此次博览会上获得如此殊荣,也并非偶然。他应该算得上大器晚成的书画家。

高志山幼年生长在吉林,读书是他天生的乐趣,写字画画是他天性中的爱好。建国前,念了 6年书。1953年他到瓦房店轴承厂当上技术工人,后又读了夜大。

高志山真正练字是从1964年开始的,当时他已经在瓦轴当上了管理人员。他是那种对艺术很执著的人,他练字决不满足于一般的好看,而是从中悟道。他先后学了颜真卿、王羲之、赵 之谦,也学一点隶书、钟鼎篆。手握毛笔,他常常在案头旁独自一人边临摹边看边品味,他学的目的就是要“改造”自己的字,横竖粗细,或加或减。他把写中国方块汉字当成画画, 任思绪在书写间驰骋。渐渐地,笔成了他得心应手的工具,纸是他一展风采的土地,加来减去,他的字便有了自己的风格。

书法书法,有书有法,高志山的字,乍看去,飘逸中透着刚健,凝重中多着几分跳跃;细看 时,不过不是曼妙的芭蕾,而是原始的劳动舞蹈,坚定,有力,仿佛生了根一样。再仔细看,则有一种反传统的味道,传统的汉字,大都不外乎横细竖粗,篆字也不外乎横竖一样粗细 ,高志山的书法,却都是横粗竖细,谋篇布局常常使人想到步入老榕树林中,单个字看来又使人想到根雕的古拙,其视觉冲击力叫人不得不停下来细细品味,使人享受到一种回归自然 的意境。

高志山学绘画,已经是40岁以后的事了,有了写字这一刚劲的基础,1978年开始学国画,由 于有了对于笔的掌握,高志山学画的起点很高,他自学潘天寿和吴昌硕,当然也情系百家, 由于有了写的功夫,他的画也充满了“写”的味道。

古往今来,画梅的画家不计其数,高手如林,在这个题材上要想有所突破并非易事。然而高 志山这个“半路出家”的画家不仅敢于画梅,还像他的字一样,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实力派书画家·高志山书画集》中,仅收他的《梅》画,就收了18幅 ,这些造型各异的梅花,名人们给了不少评价。中国画艺术委员会主任、著名画家潘兹先生后的评价有“顶天立地、铁骨冰肌、梅之真精神出矣”字样。美国全美华人协会主席时以诺 的题词为“意法著春秋”,高度赞扬了他的梅花。

传统的画梅方法很多,表现为“之”字形、“女”字形等结构。高志山的梅,却酷似竹,一根主干顶天立地,蓬勃向上,很少蜷曲,或火红一片,或星星点点的花朵、蓓蕾云集在画面 之上,错落有致,境界与众不同,尤其是笔法的纯熟、精通、干练,将梅花那种不屈的精神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高志山大器晚成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从1980年到现在,他到过日本东京、北九洲、鹤舞等城市搞过联展,在国内20多个省市有过书画或展出活动。1990年,他得过辽宁省书画大赛一等奖,1997年,北京周报曾以多国文字对其进行报道,去年,《中国书画报》全面介绍了这位 书画家。高志山如今已过花甲之年,他精神矍烁,大部分时间用于在大连开发区百草园茶楼写字画画。这次在北京引起轰动,他心里很平静,俗话说,画如其人。看看高志山先生的山 水,梅兰竹菊,也许会对他的心情恬淡,对他的乐观向上理解一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