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芸芸众生 |
殷勤只为玉华香
——记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院长全伟〖HT〗
从外表上看,全伟属于那种文静儒雅类型的弱女子,如果不把她与她的业绩联系起来,不容易猜透她有多大本事。
就是她,以一颗殷勤的事业心、学识与才干,将一家200多名职工的省属医院从滑坡中调转过方向,使医院的管理与经营步入了正常轨道。
1992年,大连医科大学为了配合大连开发区招商引资的环境建设,由几位教授成立起门诊部,由于就诊人数可观,继而发展成第三附属医院,那期间,红火了一阵子。到1997年3月全伟接手以前,由于诸多因素,医院出现了贷款越来越多,人心越来越散的局面。大连医科大学派来工作组进行调查过程中,许多人找到领导,要求请当副院长的全伟出任院长。全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走马上任的。
全伟原在辽宁中医学院当医生,1988年白求恩医科大学口腔系毕业,后又到辽宁省中医研究院、省政府办公厅医疗办工作,有临床经验和机关管理经验,就是没当过院长。起初,她自己也摸不着头绪,但有一条,她办事公正,以身作则,不贪不占。就这一条,深得全体职工的人心。
全伟在日常工作中培养起一种扎实的作风,她深谙在市场竞争的今天,医院的服务态度和医疗水平是两个缺一不可的轮子。那么从哪入手呢?她觉得以往社会反馈最大的是服务,因此,大会小会上,她总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灌输“不能像过去那样你让病人怎么样就怎么样,而应该是病人需要就是你的工作”这一思想观念,经过一年时间,三院的服务态度上了一个很大的台阶。
提高医疗水平也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全伟依靠高等学府的优势,采取请进来,送出进修等办法,举办半月一次的学术讲演活动,还请外资企业卫生所的医务人员免费听课。
医疗费及药品价格是个较敏感的问题,以往有过开“乘车药”的现象。全伟经过摸索,觉得药品、处置费价格公开上墙比较好,于是将价格公布于众,凡是看病的,都送一联处方,这样处方和价格一对照,患者一目了然。开乘车药的现象从此杜绝。
社会反响最大的是急诊,为了使急诊名副其实,全伟搞了一个“紧急电铃制”使迎刃而解。遇有急诊,一按电铃,内科、外科、检验科、麻醉科、药房、病房、X光、总值班……不管多忙,5分钟内肯定赶到急诊室,不出半小时,就可以转到病房或手术室施治。
有一家大企业的经理来考察,看这急诊电铃是否具实,按了铃,结果不到两分钟,该来的人员全部到齐,于是这家企业老板当即拍板,把三院当成了定点医疗单位。
全伟身上有种感召力,她接任院长以来,以管理到服务、到效益,都有相当大的好转。去年开发区管委会组织建区13周年大合唱,要求三院出80人,结果大家踊跃参加,拿谁也拿不下去,只好增加到87人,唱歌那天,出现了台上台下一起唱的感人局面,一曲《团结就是力量》,唱出了三院人的心声。
办事公平,大家就服气。如今人员下岗是个十分敏感的话题,全伟在这方面工作十分到位,一年多来,精减兼并了两个行政科室,全院减员18人,有震动和反响,却没人刁难找麻烦。
去年10月,全伟根据医院现状,搞了一个股份制口腔中心,投入资金30万元,这里是全部进口设备,高档次、高水准的服务,开业半年多来,深得患者厚爱,有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殷勤只为玉华香。全伟靠扎实、骨干、公正和科学的管理使三院走出了困境,她用她的行为赢得了大家的信赖。
前一篇:被澳门聘为客座教授的风湿病专家
后一篇:没能告诉你一个真实的马俊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