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孙伊斌的博客
孙伊斌的博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4,629
  • 关注人气:42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观音阁----大连风物传说之一

(2007-06-03 17:58:36)
分类: 走游世界
 

   在大连开发区北面大连大学西侧大黑山起伏的山岭里,有座可称为“辽南第一名刹”的观音阁。山路曲径通幽,庙宇巧妙地利用了半山腰的一个天然石窟,四周是葳蕤的森林,前方有一条浅浅的沟塘蜿蜒着通往山下。每年早春,当春风刚刚唤醒草木的时候,等了一冬的映山红就一簇簇一丛丛在林中盛开了。紧接着,槐树开白花,香阵重重;桑葚结红果,如火如荼。山泉丁冬,百鸟鸣啭,一派天赐仙境。而秋天,一场薄纱般的轻霜掠过之后,枫吐丹红柞染金,苍松更显祖母绿,这里的五花山更是叫人流连忘返。

     最早的观音阁依山就势而建,至今可见岁月沧桑,前面是石亭和望海楼,站在这里,可以看到黄海大窑湾风光和映掩在绿树丛中的近年来开发区城区一角,望海楼后上方是观音阁正殿和禅房,正殿上面,是一堵巨大的石崖,高十余米,冷眼一瞅,有一种亲临天塌地陷现场之感,让人心存余悸。石窟下面,有一眼黑黝黝的泉井,井水不深,却十分清冽甘醇;石窟上方,有一个看似深不可测的石洞,向主峰方向通去.传说这眼泉水叫地穴,那个石洞叫天穴,是当年两个和尚斗比法力时留下的遗迹.

    故事发生在明代的洪武年间,有一天,大黑山同时来了两个和尚,一个是千山来的叫陈德新,一个是闾山来的巫医叫方影山,二人都是修行多年的高僧。他们云游了辽南的各处名山大川之后,都没有找到一个理想的地方搭建寺院念经诵佛。这一天,天清气朗,他们分别走在复州地界,远远向南望去,但见大黑山一带云雾缭绕,紫气氤氲,显出非凡风水,就顺着风水鬼使神差不约而同地来到被称做大黑山东林子的地方。只见这里山高林密,塘浅溪幽,经过再三推敲,都觉得这是一块十分难得的风水宝地,都想在这里建庙立佛,有所造就。虽说我佛以宽大为怀,可是自古以来一庙不容二主,究竟谁留谁去,二人相持不下,最后他俩商定当众比法术,谁的本事大,谁就留在这里当主持。

  听说这里要比武,好事的老百姓从四面八方赶来看热闹.还请来金州的地方官吏当中证人。\n比武开始了,陈和尚先施法力,只见他念了几声咒语后,对众人振振有词:“这里有风景,就缺一眼井,没井不叫景,我要挖口井”。说完挽挽衣袖挥挥拳猛地向地下砸去,只见拳到之处立即出现一个大洞,不一会儿工夫,一股泉水就咕嘟咕嘟地冒出来,捧一口尝尝,清冽甘甜,沁人心脾,就像天上的琼浆,众人一看,半山腰的石砬子上竟能打出井水来,不由得发出一片叫好声。

方和尚一看,不慌不忙,走过来对众人比比划划说:“这里山虽高,却无通天路,无路不顺畅,我修通天路。”话音刚落,只见他嘴里喷出一股烟气,一道金光闪过,整个山岭都跟着动起来,待众人睁眼看时,石窟的斜上方果然出现一穴幽幽的石洞,洞之深,不知通向何方。

一个开天,一个辟地,围观者瞬间看了两个这么大的热闹,弄得个个瞠目结舌,惊叹不已,像是在梦中。

   再说两个和尚斗法惊天动地,也惊动了南海观音菩萨,她驾起五彩祥云来到大黑山上空,往下一看,见两个和尚还要推山搬海,观音心想,这样一来岂不吓坏了百姓.观音急忙降下云头。二人一见观世音到此,也就罢了手。观世音一番劝解,让他们一个出去化缘集资修庙,一个在山上操持建筑。几番寒暑,几番操劳,寺庙修成之后,两个和尚也不斗了。观音见这里清丽无比,舍不得离去,就留在这里坐禅.从此这座庙叫做观音阁了。人们把和尚砸出的两个石洞一个称地穴,一个称地穴。

   由于两个和尚比武这天是农历三月十六日,人们就把这天定为庙会日。直到今天,观音阁的那眼泉水还在,那眼洞穴也在,只是没有人探得出石洞究竟有多深。每到三月十六日,远远近近的村民都到这里赶庙会,人们带着虔诚,带着心愿,也带着祭祀用品,最盛的年景,赶庙会的人可超过十万余众,香火旺盛的程度可想而知。就是平平常常上山,也可以看到沿途两边的绿树上,挂满了鲜艳的和已经褪了色的红布条,那都是赶庙会时人们系上的,带有祈祷和求助保佑的意思,简直成了大黑山里的又一道风景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