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康坟山的传说----大连风物传说之七

(2007-06-03 17:34:05)
分类: 走游世界

 

    在金石滩金满街道与得胜乡交界处的青云河入海口西侧,有一座海拔230多米的山,山南坡树木葱郁,山北坡怪石林立,别有一番景致。顶峰高而尖,它的东侧,有一巨石高高耸立,远远望去,像一座墓,人们管这里叫康坟山。

    关于这座山名字的来历,当地有一段传说。

    早年间,康坟山下有一处大户人家,当家的姓康行五,从小叫康五。因为他们的祖先戍边有功,被封为边关王,当地人称康五叫康王。康家世荫皇恩,深宅阔院,使奴换婢,很是气派。美中不足的是康王年过半百,膝下却无一个儿女,因此他整日里闷闷不乐。\n    有一天康王闲着没事,便到山下林中散步,见块大青石又平又光滑,便仰在上面消愁解闷晒太阳。忽然迷迷糊糊的觉得有一只什么野兽狠狠地在他腿上咬了一口,惊的他一骨碌从石板上爬起来,影影绰绰看见一只野獾子钻进树丛,他定了定神,似梦非梦的心思半天,然后摸摸腿,还真的感觉有点痛。过后他把这事就忘了。

     转过年,康王的一个媳妇给他生了个儿子,康王把儿子视为掌上明珠,恨不得把天上的星星勾给儿子玩。没有几年,就把儿子娇惯得不成样子,打爹骂娘,到处撒野,还称王称霸。没等成年,吃喝嫖赌就都沾上了。康王说东,他偏往西,让他撵狗,他去赶鸡。再说,康王已经到了古稀之年,无力管束儿子,只得任他信马游缰。

    这年,康王得了重病,眼看不省人事了,便求得风水先生在后山脚下采得一块风水宝地,留作墓穴,据说,葬在这块风水宝地上,能管着子孙后代做大官享清福。但康王深知儿子不孝,总是背其道而行,临咽气时,他叫过儿子,叮嘱他把自己葬在后山顶上,他想,不听话的儿子肯定会像平常那样,把自己葬在山下那块风水宝地下,那就好了。他还告诉儿子,在装殓时,不要给自己穿任何衣裳。说完就咽气了。哪曾想,当康王挺尸堂前时,他的儿子却动了恻隐之心,觉得一辈子没听老父一句话,如今老父已经离开尘世,就听他一回吧。只是康王要求一丝不挂,他却觉得脸上无光。装殓时给唐王穿了一条裤衩。停灵七天以后,便号令下属将康王的灵柩抬到山顶。他们凿石开穴,又从山下运土积成一个大坟茔。从此这座山被称做康坟山。

    至今康坟山的山巅,坟茔的轮廓还清晰可见。传说,在康王死后第七天圆坟的时候,发现康王的身体已变了龙体,顶破棺盖,欲腾云上天。可是下半身因穿着裤衩,没有变化,仍是人形。家人懊悔不已,只得重新落葬。康王儿子却终不悔悟,仍然挥金如土,没几年便倾家荡产,沦为乞丐。有一次康王儿子去金州城乞讨,回来的路上下起了大雪,他又冷又饿,龟缩在一条山沟里,被大雪埋在下面。雪化后,当人们找到他的尸体时,却是一条五尺多长的野獾子。

   在金州一带,过去的老人们还有称逆子叫“康王的儿子”的,典故就出自这里。

 

     附记康坟山座落在金州东部的青云河下游西侧。前迎东海,后连群峰,十分雄伟壮丽。康坟山峰顶浑圆,东侧耸立一块天然石柱,远望酷似坟茔和墓碑。据实地考察,康坟山顶的圆形土堆方圆15米,其土质与临近的几个山头的土质迥异,杂有白灰块及贝壳等物。根据《辽东志》记载,明代金州卫共修有五条烽火联络线。望海涡中心台辖十八处烽火墩台,康坟山上的所谓坟茔,应当是明代烽火台遗址。\n另记:康五爷的儿子因山顶风大,木头棺材经不起风吹雨打,就给父亲做了口铁棺材。铁棺材太重,往山上搬运不方便,他叫人把一块块铁板运上山,然后铆成棺,安葬了康五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