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千岛湖走笔

(2006-03-29 17:42:02)
标签:

上帝

蛇岛

宋体

亚当夏娃

三个和尚

分类: 碎诗几段

 

  蛇岛、鸟岛、猴岛……

 桃花岛、桂花岛、蜜山岛……

 大大小小一千零七十八个有名岛无名岛如大珠小珠落进新安江水库的玉盘里、这里就诞生了一道绰约而深沉的风景--千岛湖。

 一如碧空倒挂的流水,簇拥着每个岛子的故事.一千多个岛子,就有了比《天方夜谭》还多的故事……

 

              蜜山,三个和尚没有水吃

 

 第一个和尚一怀虔诚,若不是贪恋这秀色,色即是空了。一种彻悟以孤独的方式营造起一座小小的寺院。深居吃斋、浅出化缘,田园也不曾荒芜,缸水便以一种宗教的友善流溢出一种清澈。

 第二个和尚随缘而来,若不是看到这缸水满满,空即是色了。一番理性的利弊权衡之后,便拜缸为兄。以往这里不愁红尘的干早,如今两个齐心协力方常常拾得半缸水。

 第三个和尚肯定是空色与他合一了。满缸水半缸水缸无水对他都是或者都不是蛊惑,便也拜缸为兄到这里扎寨安营,合久必分,然后各化各的斋、缸里就生出了青苔。

 寻遍中国大地,三个和尚没水吃确有其事其人,就在这里历史的夹页中。

 如今三个和尚分别圆寂在这三个两米高的和尚塔下,不离不即,不即不离.再不愁缸里设水,钵中无饭了。有游人若干直住塔上沾着一分二分五分一角五角一元的散金碎银,不知是幽他一默还是嘲笑以小钱,不知是乞求吉祥还是安慰和尚。

 如今寺院还在,第四个和尚来了会改写成样的结局?

 的不见古人,只有三个和尚的故事以景点的遗址呼唤着消费……

 

 

                  蛇岛,纤纤玉手玩蛇如蝇

 

 当你小心翼翼怕踩着某个蝇头的时候,却见你所怕的东西正在当地某个少女手里,纤纤玉手握着被上帝贬为永远在爬行的蛇。

 蛇原本是最懂善恶的先知。因为它知道,才让亚当夏娃知道,亚当夏娃知道之后.世界才劈开混浊始辨美丑与善恶。上帝常常以最公平的面孔掩饰着不公平的心态,看看蛇的下场便知道了上帝的嘴脸。听听白娘子传奇就知道了中国人的友善。

 这里是蛇的故乡,生命常常在故乡的原色中才最具本性。在少女的纤纤玉手中,蛇以一种柔软的乖巧,常常是环佩,是手镯,是装点青春的饰物。

 久违了,蛇。

 还用怕井绳么?生命原本是无罪的。

 如果有蛇咬你,一定在以为你是上帝的忠实信徒。

 

                                              羡山,将军帽

 

 远远的,有一顶帽子在云雾中招摇,那是一座山,一座像帽子样的山。

 英俊的金家少年深爱一位美丽的少女,于是心灵有了相互的存在。

 不幸这少女被一位恶霸看中,不知他是因为有钱变成恶霸的,还是因为恶霸变成有钱的,反正他们总以为有钱有权有势就什么都能得到。

 他抓走了金家少年去充军。曰边关要紧匹夫有责。   

 随后潜入去了少女的家托媒纳妾,少女趋着月里风高逃到金姑庵削发为尼。

 十八年倏忽。金家男儿以心灵的愤怒骁勇成一位将军。荣归故里并不为高官厚禄。衣锦还乡是为了心中的牵挂,只想一心一意认领那深爱的姑娘,官府却挟之以纲常官法,阻挠将军去娶尼姑。将军一气之下将帽子掷于风中,飘呵飘就飘成了现在的羡山。以一种帽子的定型飘浮于这山水之间。

 将军解甲归田了,领走那初恋的姑娘,就在这山上男耕女织,羡山这名字就是羡慕者赠送的。

 又是一个美如伊甸园的传说,怪不得这里长满了玉兰玫瑰茉莉番根草晚香玉,怪不得这里黄桃枇杷杨梅柑桔李子杏子交替着端起一个个季节的丰硕,怪不得水灵灵的村姑的有种只慕羡山不慕仙的甜笑……

 

 

                                             舵手,一位老大妈

 

 我的游艇,舵手是位老大妈。

 老大妈的年纪比千岛湖还要大,在她的已经不太清澈的眼波里,你能读懂沧海桑日的真正涵义。

 千岛湖是新安江水电站水库淹没区。40年前.她就住在现在湖底的一个村庄,那村庄有茶有果有稼有穑有猎有渔有蚕有桑有耕有织,那村庄的山上生长一种手工劳作横砍竖劈斜凿都尽遂入意的花岗岩,明清皇都故宫大院地面的石头就曾是这里的贡品。

 如今,早巳以沧代桑了。

 她的老父亲是个老顽固,水电站台闸放水之际,他还抱着门前的老树死活不离,最后,大家是以野蛮的强制抬他上山的。

 老大蚂一边掌舵一边吃着盒饭一边给我讲着这里的变迁。

 她说,她的老父亲至今还活着,活得好好的.但他怎么也弄不清这千岛湖到底是在玩什么把戏。

 老大妈简单的盒饭,吃得我口水直流。

 一回头,我的口水就流进了千岛湖……

                                                                                                 1993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惊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