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mw690/48ef11c1tx6BsJjZAQ050&690
在大阪的宾馆楼上,往下拍的大阪海港
说起填海造城的工程,在世界上比比皆是,去过的也有一些。前年去的迪拜,就见识了令世人瞠目的棕梠岛屿,听说还有世界岛屿,那宏大的规模,巨额的投资,真让人感到石油帝国的财富。但阿拉伯人说,与其投钱改造沙漠,还不如填海工程的投入要节省一些,来的也更快。
日本人的填海工程,比阿拉伯人一点也不逊色,有过之而不及。这次去日本,从沈阳飞出,在日本落地的第一站,就是大阪的关西新机场。因是填海而建,飞机紧紧靠大阪湾的海边降落下来,从飞机往下看,似乎飞机冲下大海,跑道就沿着海边而建。
据说,是日本借鉴英国的填海技术,但英国的只能使用40年,而日本对技术的发展与完善,可使用80年。关西机场用3.5公里的高速公路与陆地相连。
1994年建成的日本关西新机场是世界上最大的现代化海上机场之一。该机场位于大阪湾东南部离岸5公里的海上,它分为主着陆地带、副着陆地带、海上设施带、沿海设施带、连接主副着陆带的飞机桥和与陆地连接的栈桥等部分。它是日本政府和有关方耗资14085亿日元(约合130亿美元),通过挖山填海,花费6年多时间建成的。目前,该机场的二期工程正在紧张施工中。届时,这里将建成一个拥有两条长达4000米的主跑道、1条3400米长的副跑道的大型国际机场。整个机场的规模将达到1300公顷。仅这一个项目,日本的国土面积就将增加13平方公里。
我下了弦梯,特意穿着95年来日本时买的一件衣服,照了张像。看来,真是是胖了些。
我们当天就住在机场附近的宾馆,从楼上可以看到港口的景色。同团中,有一个女孩是学港口工程的,她称赞港口布局建设的合理,这一点,我们还真的看不出来。
当我们来到东京湾的彩虹大桥上,周围林立的现代化建筑尽显一派国际化大都市的气派。原来,这东京湾也是多年填海造田而成。
东京从一个小渔村逐步发展成为国际大都市的过程,就是一个围海造地的过程。早在400多年前,东京(当时称江户)开始围海造地。现在东京都的中央区、港区、江东区、品川区的许多土地都是通过挖山填海人工造出来的。二战后,特别是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东京湾的填海工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日本进入了大生产、大消费的时代,生活垃圾大量产生,需要处理。特别是在东京这样的大都市,垃圾处理的成本很高,所以,东京人开始将垃圾和泥沙作为填海造地的主要材料。同时日本还大量的买进煤炭和各种矿石用于填海,不仅增加了陆地的面积,还能储备大量的矿藏。
在获得巨大收益的同时,大规模地利用填海造地来发展工业经济也给日本带来了巨大的后遗症。日本环境厅曾发表的调查数字显示,自1945年到1978年,日本全国各地的沿海滩涂共减少了约3.9万公顷,此后每年仍然以约2000公顷的速度消失。而最明显的问题还应属海洋污染,很多靠近陆地的水域里已经没有了生物活动。同时,由于海岸边都是工厂和砌着混凝土围墙,人们已经很难接近岸边、看到海岸的情况。整个日本的近海海域在经历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严重工业污染之后,尽管政府开始立法要求各工厂和城市限制排污,并使情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是要恢复以前的情况已经变得非常困难。
http://s8/mw690/48ef11c1tx6BukiL8rle7&690
连接大阪港和陆地的3.5公里长的公路
http://s16/mw690/48ef11c1tx6BvQTo3T1cf&690
夜间的大阪港
http://s6/mw690/48ef11c1tx6Bukt1TcV45&690
填海造地---东京港 彩虹桥
http://s14/mw690/48ef11c1tx6BzjjziEJ1d&690
“我是自由女神!”
东京湾 彩虹大桥畔
这尊自由女神是法国送给日本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