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北京校长教育现代教育报老廖校长印象中小学校长 |
分类: 北京校长印象 |
朝阳外国语学校校长:郝又明
日前,郝又明校长被朝阳区政府授予“朝阳教育家”称号。55年的教育生涯,让郝校长成为北京市乃至全国在职校长中最年长的校长。这位清华的老毕业生一辈子倾心于教育。在“朝外”,无论教师还是学生,很多人都叫郝校长为“老郝”。在他们看来,这位拄着拐杖的老太太创造了无数个奇迹:1998年,已经退休的她在亚运村一片普通的住宅群里挂牌成立了北京朝阳外国语学校。经过10余年的发展,学校创出了品牌,实现了由初中到小学和高中,由普通学校到示范校的跨越。她为朝阳百姓奉献了朝外这所精品校。这些年来,朝外一直是北京最具影响力的名校之一。朝外的“分层教学”就是郝校长对教学改革的一大贡献,这一做法让不同水平的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发展方式,也体现了她对“有教无类”教育连的探索与实践。55年来,这位可敬的校长把她高贵的教育理想融入了她的血液中,她把全部的爱给了孩子们。我们应该恭敬地送给她“教育家”的桂冠!
北京43中校长:桑春茂
春茂校长掌门43中快一年了。在43中这所“有故事的学校”,他很快赢得了师生的高度认可。43中是区里的“准重点”,其前身是创建于1947年的名校私立惜阴中学。历史上,这所学校向老宣武输送了很多校长和教育官员,是教育口一所地道的地区“黄埔军校”。春茂校长有教育理想,有教育激情,有办教育的高素质。他看上去还是个小伙子,短发,圆脸,戴眼镜,眼神常常微笑——若老了,肯定是个慈眉善目乐呵呵的京味很浓的好老头儿;——春茂校长人缘好,教育官员、校长、师生都喜欢他,他的谦和、真诚、勤奋好学、办学的高水平让他赢得了好口碑。他是京味较浓的知识分子,随和,仗义,人情味浓,热心肠,好热闹,局气。书香赋予了他深刻雅致的气度。70后的春茂36岁就在宣武外国语学校做了正职校长,此前他还在育才做过多年副校长,管理阅历颇丰。在基础教育领域已历练多年,现在正是春茂校长不断出成果的时候。期待他的教育事业获得新的发展。
大兴七中副校长:吴殿更
大兴七中是大兴区初中名师最多的学校,也是大兴区的优秀中学示范校,更是大兴区各级各类科研奖项的获奖大户。能在这样一所学校担任科研副校长的人肯定也不简单。中学化学教师、北京市中学化学学科带头人、大兴区化学名师工作室负责人、大兴七中科研副校长,身兼多职的吴殿更就是这样一位不简单的人物。作为科研副校长,吴殿更带领学校教师积极开展课题研究,主持多项全国、市、区级课题,多次获得大兴区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优秀成果评选一等奖、北京市第六届教科研优秀成果评选基础教育专项奖等奖项。他提出的“学、议、导、练”
爱迪学校城市校区执行校长:连虓
虓者,虎吼之意,风度儒雅的连校长似乎与“虎吼”没有关联。但是,在北京的国际教育领域,连虓则是一位有着虎威的强者,作为执行校长的他与班子成员一道让爱迪出类拔萃,雄视京华。当下,爱迪被视为北京私立国际校中的龙头校。连虓校长在这所知名的国际校任职18年。他对国际教育有着独特的见解,他认为国际教育应该是在世界主流文化和价值观下,结合东西方文明,为地球为人类共享共建,共育人才。连校长的办公室有很多学生所做的报告、作品等,他不时拿出来欣赏一番,从他的表情你就能了解他有多喜欢学生!他想要培养一个完整的人。在他看来,一个孩子也许并不全面,但若有一技之长,这个学生就应该得到尊重,学校就应该对其因材施教。爱迪的校园品位不凡,每一处都彰显着学校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走进校园,你会经过一条被湖水包围的小路,两侧绿树林立,你就如同闯进了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一栋栋欧式教学楼矗立在花草之间。学校楼层不高,楼与楼之间有很大的空地,以保证在遭遇地震等自然灾害时学生有足够的场地逃生。
顺义区怡馨幼儿园园长:李桂芹
有人说,幼儿园老师应该“会玩”、“爱玩”,始终保持一颗童真的心和阳光的微笑。对于顺义区怡馨幼儿园园长、党支部书记李桂芹来说,“玩”和“微笑”就是她多年来的日修课。作为这所市级示范园的当家人,李桂芹很会“玩”,她坚持开展每月生日会、快乐休闲吧、美丽郊游、节日送鲜花等活动,让教职工在品尝幸福、感悟快乐的同时,积极把“做一个文明、高雅、时尚、有个性、有特长的幼儿教师”自觉地作为自我发展目标。对于年青教师,李桂芹习惯采用展示激励、活动锻炼等方法;对成熟教师,采用扩展视野、观摩优先等方法;而对于骨干教师,则采用导师引领、高层研修等方法。总之一句话,分层培养、助力发展,给不同的教师开不同的培养培训“良方”。为了让本园的孩子们享受到优质资源,李桂芹使出浑身解数,竭力拓展教育资源,为此她请来警察爸爸讲安全、医生妈妈讲疾病预防、小学教师讲解入学准备、消防官兵讲地震火灾的逃生知识。根据园所课程特色,她和教师团队开发了《健康第一
北京三好学校校长:王钊
“三好学校”这名儿不错。它不是全日制学历教育学校,而是面向幼儿和小学生开展业余培训的学校,现有学龄前孩子和小学生400多个。学校主要活跃在老宣武的地界。办学者王钊有深厚的“海外关系”,他的父辈祖辈都在美国有实业,而他自身坚定地扎在北京生活。他在北京的祖产和他自己的旅游公司可以让他过上优裕的生活。然而,这个年轻人偏偏爱上了教育这个其实他开始并不熟悉的行业,还给它的学校起了个“高大上”的名儿。他的办学初衷很简单也很明确:让国人的孩子更多地接受优秀的传统文化,明了做人做事的理儿,这些孩子若将来在海外走一遭,个顶个地能展示当代已经站起来了的中国人的形象。他用他旅游公司赚来的钱补贴教育。每次接送学生,他都用他个人的豪车——那车打理得干干净净;他担心校车细微之处的脏乱给学生带来不好的影响。办学十年来,王钊付出得不少,在教育方面也悟出了不少道道,他乐意跻身于教育圈子,让深厚的教育情怀坚定自己的“中国心”。这是一个京味很浓的年轻人。他对教育的特殊感情让人感念。
“2015年校长印象”是我2006年以来校长印象写作工作的继续。这只是一家之言,并非官方定论;写作前未向校长们说明,仅凭“印象”写作。各位校长的排名及写作的期次未分先后。
老廖:关于教育的一孔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