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廖厚才
廖厚才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9,733
  • 关注人气:4,83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无用论”死灰复燃?

(2012-11-01 16:31:00)
标签:

中国教育电视台

廖厚才

面对栏目

cetv面对

教育

分类: 新闻报道

一研究生毕业后回家种地,老父气绝服毒。“知识改变命运”因此遭致质疑——

 “读书无用论”死灰复燃?

 

    继北大才子毕业卖猪肉事件之后,近日,一段名为《研究生毕业回家种地老父气绝服毒》的视频再次引起了社会的关注。该视频的内容是:河北人苗卫芳2008年考取河北大学研究生,但是他在毕业后没能找到一个理想的“铁饭碗”,最终选择回到村里种地。回乡后,他的父亲感觉压力巨大,选择了服毒自杀。一些村民也以苗卫芳为“反面教材”教育自己孩子:“看他,这么多年学都白上了,读书真是无用,以后不要跟他学。”很多网友都感叹,“知识难以改变命运”。

 “读书无用论”死灰复燃?

    曾几何时,拿到硕士学历就像是拿到了一张就业“王牌”,它意味着好工作、高收入,也意味着命运的改变。而如今,硕士生们也开始面临“就业难”的问题,有人甚至提出了“读书是否有用”的疑问,新的“读书无用论”观念死灰复燃。而教育便直接成了矛头的指向。

 

    据统计,现在,我国每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已达40多万人,10年来研究生招生量翻了一番,“高学历,低就业”已成研究生就业的普遍问题。那么,“高学历”与“低就业”之间究竟有多大关联?“读书无用”是否有其合理之处?

 

    对此,中国教育电视台评论员认为,读书与就业之间其实没有什么关系,“读书无用”的论调是立不住脚的。读书有他自己本身的价值,所以它不可能是无用的。林语堂先生也曾说过,“读书的主旨在于排脱俗气”,即读书一向是雅事,于人可以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见识、养性灵,以求得“腹有诗书气自华”。即使从功利角度而言,读书学习的真正目的是提高人的能力和素养,不是“死读书”“读死书”,通过读书学习,个人能力和素养得以提升后,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能够获得回报。所以,高学历或许不能改变命运,但高素质一定可以改变命运。

 

    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形式,硕士生回家种地,“知识改变命运”的说法是否仍然是真理?面对高学历低就业,我该如何计算教育的投入与收益?就此话题,近日,中国教育电视台《面对》栏目组特邀三位资深观察员——人民日报社高级记者袁新文、中国政协报教育版主编贺春兰、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丁兆林——共同探讨。

 

    本期节目将于中国教育电视台一频道11月4日18:00首播。11月5日18:00重播。敬请关注。

 

■田立 孟小曼 唐雁楠 边梦娜 CETV老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