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四中国际部留学生老廖刘长铭教育 |
分类: 京城中小幼看台 |
外国中学生 成批留学北京
■北京四中已揽得来自23个国家的200名留学生
■留学生50%-60%升入北大、清华
刘长铭校长(左一)为优秀留学生颁奖。右一为四中副校长、负责初中的校长常菁
□留学生:升学瞄准知名高校
16岁的韩国学生金大渊在国内是一位很优秀的孩子,他的父亲是韩国公司的董事长。金大渊全家对北京四中校园实地考察后,决定选择四中国际部上学。在四中,金大渊出示了他的HSK6(汉语水平考试6级)证书,并通过了四中专门为国外留学生准备的插班考试。这样,他取得了四中学籍,被安排在四中高中部高一(2)插班学习。
四中国际部主任李树明老师介绍说,国际部每学期招生一次。外国中学生的录取标准是,学习成绩在原学校的中等及以上,品行良好。留学生们有两种方式编班,即插班和单独编班。插班生的HSK须达到6级以上,这一要求与北大清华对留学生的汉语水平要求标准一样。本学期,40余名初一、高一的新生插到了中国班。现在,四中国际部的插班生约占留学生总数的50%,单独在国际部编班者也占50%。插班生的管理与中国学生基本一致,留学生在国际部单独上课,教材与中国学生基本相同。
自此,北京四中已拥有200名来自23个国家的留学生。
据了解,30%的留学生学习相当刻苦、认真,参加学校活动积极。部分学生成绩非常优秀,“即使参加中国的高考,这些留学生考上一流大学也没问题。”李老师说。有的学生入学时与中国学生差距较大,但一段时间后,成绩能排进所在中国班的中间位置。
不过,留学生每年也有5%至10%由于各种原因转学或回国。
2005年,四中国际部有了首届留学生毕业生。国际部的统计显示,2005年至2011年,国际部毕业生每年都有50%至60%的毕业生考入北大、清华和欧美一流大学,余者被人大、复旦、北航等名校录取。
□留学生的育人之道:全面发展
四中的国际教育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上取得了良好成果。
留学生们为四中取得了多项荣誉。韩国学生金相希代表四中参加联合国和平绘旗比赛获得金奖;日本学生西村奈奈代表四中乒乓球队参加西城区比赛获得女子组第二名。曾有13名留学生先后参加北京四中金帆合唱团,并随团参加比赛。四中足球队、模拟联合国社团也都有外国学生的身影。在北京市中小学外籍学生运动会、篮球赛、汉语节等大型活动中,四中的留学生们都获得了殊荣。
留学生的汉语水平大幅提高,有8%的留学生HSK达到了最高级11级。“韩国、日本等国的友好校来访四中,四中再也不用找韩文、日文翻译了。”李树明主任笑着说,“我们的留学生可以很好地为双方做好翻译服务。他们良好的语言功底和文明举止得到了中外师生的好评。”四中的留学生培养以“严”著称,严格的教育和管理促进了留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目前,北京市有90多所中学具有招收外国学生的资格,现有在校生5000人。绝大多数学校在留学生的招生上都是“虚位以待”,而四中则要求择优录取,日常的教学管理严格,毕业的门槛也不低。国际部老师认为,管理越严,就越能留住好学生,越能吸引来更多的好学生。中外学生同样的严格管理,促进了中外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中:打造外国中学生来京留学的首选中学
“中国Very good,中国人Very good,北京Very
good!”“四中学校好,老师好,同学好。”这是四中美国留学生滕卓仪的心里话。
滕卓仪来四中前,心里只有“很古老、很神秘”的中国,“当我看到北京有那么多双层巴士感到惊讶,因为我只知道香港才有双层巴士。”
四中的学习,让这位美国姑娘对中国有了深层次的认识。回美国后,她促成了她的学校两次对四中访问。来访的美国师生把四中介绍给了他们的校友、时任美国驻华大使先生。在滕卓仪的影响下,她的哥哥已来北京经商,她的妹妹也来中国留学。
“来中国后,我发现中国的优点很多,北京有很多高楼大厦,东西非常多,也便宜,饮食文化很发达……”
“四中像高大的爸爸一样,有时鼓励我,有时批评我。我深深地喜欢四中。”
这样的语言出现在留学生们的心得集子中,真实地表达了他们的感受。
事实上,最让四中校长刘长铭满意的是,四中的国际教育促进了多元文化间的理解和包容。刘校长认为,留学生教育是四中走向国际化、创建国际一流学校的重要内容。国际教育有助于丰富本国的教育和社会环境,促进跨文化的沟通和交流。他将四中国际部的办学目标定位为:“把外国学生培养成优秀的世界公民和中外交流的友好使者”。优秀的世界公民是人类和平的、友好的强大的力量。
在刘校长眼中,国际部学生和本土学生一样,都是“四中人”,都需要以博爱之情怀教育、塑造。他将在四中校园飘扬了3年的国旗奖励给了最优秀的留学生永久珍藏,并为留学生每年设置了20余万元奖学金。
在四中的发展规划中,它的国际部将被打造成中国最著名的外国中学生留学目的地。□老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