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今年中小学择校为何更难

(2008-06-16 00:09:45)
标签:

教育

分类: 京城中小幼看台

    北京今年的小学入学择校及小升初择校正接近尾声。择校本来就是难事,可大家的感觉是今天较往年更难,更令人头痛。
    分析起来,小学择校更难可能有以下原因。
    第一,今年市教委、区教委严格限制了小学和初中校的招生总量。往年,有些小学名校一年级新生敢招20多个班,每个班50多人,一个年级就有千余人,一所小学总人数竟超过5000人。市教委前两年提出小学要施行均衡教育,要讲求“教育生态”,保证小学校园适度的师生比和人均占用的校园面积。这样,许多知名小学今年在一年级招生中都减招了生源,没有一所小学今天招收了20个班额,有的名校因为校舍改建扩建,甚至将招生量减半。
    第二,有些小学名校今年扩大了新生就近入学的比例。往年这些名校周边的孩子无缘就近入学,今年则有机会直接登记入名校。这也使得名校用于择校的指标减少。
    第三,有些小学今年增加了共建单位,在共建单位招生的人数多了,用于向社会招收择校生的总量随之小了。
    第四,今年入学的孩子应该是2002年出生。2002年是马年,2003年是羊年,每个轮回的马年都是生育高峰。孩子多了,择校竞争的压力便随之大了。
    第五,有的区县撤并了原来的基础薄弱校。小学总量少了,普通校和名校面临的择校压力也相应加大了。

    小升初的择校难度加大主要是:
    第一,今年海淀、西城、东城等城区首次实行小学生推优制度。所谓“推优”,就是小学按一定的尺度和比例推选部分优秀小学毕业生,由区招考中心按电脑派位的方式将这些优秀生分派到优质初中校。这通称“小派位”。小派位使优质初中校被动接纳了教委下达的指标。这样,优质初中校此前在择校方面的“自选动作”小了,一般学生择校的难度随之加大了。
    第二,与第一个原因相关联,部分体制改革校被定性为公办,也接纳了一定比例的推优的孩子。这些学校面向社会招收择校孩子的空间也小了。
    其他原因还包括:有的初中校增加了共建单位;有的初中校减少了招生总量;有的接纳了区教委认可的特长生。这些因素叠加,使得一般小学毕业生择校优质初中校的难度较往年更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