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饮食品茶 |
分类: 食经 |
唐代诗人皎然著有《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云: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须苦心破烦恼。把饮茶上升到这种境地,可谓爱茶如命。
我也是爱茶的,从小时候,懵然不觉便爱至如今。记得那时,家乡也产茶,绿茶的一类,我们唤做细茶。一到周末,爸妈回来看望我们,又或是奶奶煮了什么好菜,吃多了,吃滞了,奶奶便泡上一壶浓浓的细茶,用大提梁壶泡了,如果是冬天,还放在竹编内里衬了棉花毛布套子的茶窠里,民俗得紧。那时候,不懂茶的韵味,只觉喝到口里很是舒服,有一种淡淡的清香,还有一种亲情与家的味道。
茶,与悠闲是分不开的,非得有闲情逸致,才能真正体味到茶的韵味。记忆中的茶的味道终止于少年时代。我的少年时代过得相当苍白,虽是大懒人然被迫每天看N多功课,做N多作业,别说是悠闲地品茶了,想找个时间歇口气都不容易,典型的疲于奔命。刚出来工作的时候,有一阵子为生计奔忙,更谈不上有兴致坐下来好好喝上一口茶了。
及至这两年,生活慢慢安定下来,虽不敢说下半辈子无忧,然而至少不再奔忙,闲暇的时间是很多的,便重拾饮茶的旧兴。
睡到下午两、三点钟起来,洗漱、看股票,做运动这些固定程序忙完,便是喝茶时间。慢悠悠地把电脑开开,洗干净紫砂壶,用竹茶具拨上一点绿茶又或是乌龙、玫瑰花,依心情而定,矿泉水泡了,焚上一根藏香或尼泊尔香,开上音乐,开始上线。心情好或有任务的时候,码上一、两千字,没有心思惰性发作的时候,在博客上或坛子里混混,又是一天。真个是起尝一碗茗,行读一行书。
虽说独饮颇有乐趣,然而茶更多时候发挥的是社交功能。岂不闻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烟汤沸人初红。三两知己约了到茶馆坐坐,树根桌椅倚了,管弦丝竹听了,再把茶谈心,谁能说这不是淡然有致的韵味呢。
据说茶最早的时候产于云南思茅地区,最早由布朗族先民古代濮人驯化、栽种成功存活至今。现在勐腊、西盟、景迈等地仍有大片古茶林。我的计划是哪天有兴了,到普洱、思茅地区寻幽探胜,跑到古茶园里,买上那么几十斤野生茶树上产的普洱,存上那么几十年,投资、玩乐两不误。如此,看风小嗑三升酒,寒食深炉一碗茶便有所附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