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游记 |
阳朔虽已沦为深圳的后花园,甚或周末的时候沦为深圳的东门-----象趁墟,然而三年前的阳朔,委实是令人惊艳的。微雨纷飞的春节,沿街店铺的木门板纷纷“咿呀”,西街的清晨刚刚苏醒,濡湿的空气中蕴着漓江的腥甜,整个小城仿如酣睡乍醒的少女,带着臊动的前兆,难道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一、负箧上龙脊,戴月荷锄归
距离产生美,哪怕是人为的距离。刚到阳朔便把阳朔摆上神坛,一如那可望而不可即的诱人胴体,负箧上龙脊。
揽月阁的吊脚楼孤悬在山顶,四周是沉默的大山,也许是害怕孤独吧,我们那么多人扰攘着的时候,倒觉得她有那么几分欣喜。
趁着日落前的好时光,丈量揽月阁附近的梯田,田埂是窄如巴掌,方知什么叫物尽其用。稻田散发着收割后的清新气息,乐天知命地默默给予。一层一层地从山脚沄染上山顶,默念着代代相传的耕种故事。
转千山,低倚户,照无眠。日暮的揽月阁籍着农家米酒的清香无限喧腾,壮式吊脚楼里立马上演时尚PARTY。
年轻的身体里蕴藏的活力是惊人的,饶是睡得那么少,瞌睡虫在这里仍没有市场,天色熹微,不远处的原生态古壮寨在向我们召唤。
正月里,古壮寨家家户户在打油茶,黄狗村前寨后摇尾轻吠,好一幅民俗风情图。
壮家吊脚楼的火塘边,主妇往热锅里舀了两大勺猪油,化开后,撒上花生、黄豆,盐,俟熟,注水,水开后落茶叶,即成。捧着热乎乎的油茶碗,听着楼下牛吃草时发出的哞叫,想象着老农头顶莲叶戴月荷锄归的景象,何必天天读老庄。
二、揽月下湿径,西街瞅美女
从揽月阁下山的石头径湿滑得象在故意捉弄我们,石缝里不时冒出调皮的泥浆,我真想告诉她:这个游戏不好玩!
山脚下清浅的小河里,侗家长发妹在摆弄他们乌黑的头发,左边绕一绕,右边弯一弯,再插上一把小银梳,一个貌似丰盛的发髻就这样大功告成。
再回到阳朔的时候,在我,对她的感情已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阳朔的夜千回百转,各种酒吧与派对,里面是流光逸彩的人群,俊男美女围绕,异国情鸳满天飞。
爱情是唾手可得的吧,在这里,我想,如果这也可以称之为爱情的话。
白天的阳朔已经卸去了脂粉,然而我更爱她本色的微暇。坐在马可波罗对面的UNDER THE MOON,看着老妇人拿着一梳香蕉一桌一桌地问:“BANANA?”我忽然对这个小城的滑稽感产生疏离。
去周边逛逛吧,也许,会有惊喜。
三、竹林歼毛虫,码头观日落
福利码头就这样纳入了我的日程。那个码头,长满了青苔,不知有多少年了,榕树茂密的叶隙中,跳跃着精灵般的光斑,坐古老的渡船过对岸,踩着满山的枯黄竹叶,挑一个落叶厚的地方坐下,看着江水亮得耀眼。
竹叶下,毛毛虫出没,不甘寂寞的一条爬到了叶面,“哇————”伴着我的一声尖叫,毛毛虫随即“香消玉殒”,同去的友人把她歼灭于谈笑间。
有多久没有坐在码头看日落的闲情逸致了?看着斜阳缓缓沉下的一刹那,凤尾竹仿佛在轻吟,大榕树就象在浅唱,就中更有俏漓江,身披红练,婉转沉吟。身旁渔夫帽下发出一声赞叹:“SO BEAUTIFUL!”赞叹犹未结束,天色已然转暗,穿过鳞次栉比的农家,回到灯火通明的阳朔,那种视觉与氛围的落差,真个是冰火两重天-----更哪堪琼楼玉宇。
SO FAR(迄今)踯躅在阳朔,也还是美的,只要避开周末。被人去滥了的地方总有其受欢迎的理由,就象天天吃鱼翅也会厌倦一样,可是偶尔吃吃,仍然受用。我爱她如画的风景、爱她宜人的气候、爱她慵懒的氛围。
特别提示:
1、深圳几乎每个周末都有这样或那样的团体组织去阳朔,所交车费来回也就大概两百元左右,但如果实在喜欢独来独往或不想在周末去,也可到银湖汽车站乘车前往,车费单程约两百元。
2、在阳朔汽车站可包的士或三轮车到福利码头,亦可在遍地开花的自行车出租店租车前往,但如想真正感受当地氛围建议包机动车,因到处闲逛,甚至坐船过对岸的时候均不需担心自行车的安全,可真正做到随心所欲,自由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