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爱是生产力《广州日报》2008.12.20期

(2008-12-19 14:35:44)
标签:

杂谈

爱是生产力

大洋新闻 时间: 2008-12-20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程雪超

http://gzdaily.dayoo.com/res/1/1/2008-12/20/B10/res01_attpic_brief.jpg
艾敬和她的作品。艾敬的这幅作品中,整个画面上“爱”字一个挨一个,密密麻麻,充满金属质感和洋洋暖意。
http://gzdaily.dayoo.com/res/1/1/2008-12/20/B10/res03_attpic_brief.jpg
这幅由四块金色画板组成的名为《love pig》的绘画拼出一个“爱”字,其中每个字母占一个画板。一头会飞的粉色小猪占据了左上方的画板,与大写字母“L”共享画布空间,而在组画右下方的画板上,精子状白云飘浮在“E”上面。
http://gzdaily.dayoo.com/res/1/1/2008-12/20/B10/res05_attpic_brief.jpg
这幅作品的主题是“5·12”大地震。

  从民谣歌手到观念艺术家,艾敬说:

  爱是生产力

  记忆里的艾敬,是电视里朴素干净长发飘飘抱着木吉他边弹边唱《我的1997》的民谣女歌手。而弹指一挥的十年中,我们以为艾敬已经告别“艳粉街”的娱乐时代,没料到她经过伦敦和纽约,又回来了,却变成了画家,甚至被称为观念艺术家。

  有一半满族血统的艾敬,和她的祖先一样喜欢游牧似的生活,生活在北京纽约两地,也许这正是艾敬的理想人生。追问她感情,她五个字概括与美国摄影师男友现状:“现在很幸福。”而谈起对未来的生活,这个聪明的女人说:“我渴望用艺术传达好的信息,它来自我的内心以及我的信仰。”

  文/图 本报记者程雪超

  艾敬的经历就像她的歌中所唱:“我从北京唱到了上海滩,也从上海唱到曾经向往的南方。我留在广州的日子比较长,因为我的那个他在香港……”这个出生在沈阳艳粉街的姑娘17岁就离家随歌舞团闯荡。

  艾敬到北京凭着唱《小白菜》和《信天游》,考上了东方歌舞团。她开始干“私活儿”就是出去录音。“最有名的一个私活儿,是甲丁找我录了一盘《大趋势》,卖了六百多万盒,其中那首《沈阳啊,我的故乡》就是我唱的。”那时候她17岁,一晚上能唱5首,录一首歌能挣几百元。

  “我想逃离广州那种安逸的生活”

  给她机会的城市是广州,“我永远感激这里的人们对我的厚爱。”艾敬说。

  她1988年~1989年在广州一年半的时间,与当时的四大唱片公司白天鹅、太平洋、E时代、广州中唱都有合作,翻唱录制出版了很多唱片,主演了电视连续剧《情魔》,当然也挣了在当时来说不小的一笔钱。

  “广州让我感到安逸,我在1989年底离开广州,也就是想要‘逃离’,这种安逸的生活使我感到没有力量继续往前行,因为我骨子里就是一个喜欢流浪放逐的生活状态的人。”

  但是,如果没有广州那段时间在录音棚里的磨炼,她不可能在第一张个人代表专辑《我的1997》有好的表现,所以艾敬说,她内心永远感谢广州。

  后来,艾敬怀着“为什么不能有我自己的专辑的野心”跑去中戏进修,并认识了北上的徐克导演。而《我的1997》大火时候,她还只是来中央戏剧学院大专班进修表演的学生,无数“北漂”的一员。

  “凭着一副能唱歌的喉咙,生活过得不是那么紧张。”她当时的MV由张元执导,制作班底有三宝、何勇、陈劲、臧天朔、刘效松、黄小茂、王迪、艾迪、王勇……这份名单,即使搁在今天来看,也称得上顶级阵容。

  之后很多年里,艾敬又接连主演了几部电影,包括1990年由汤臣出品的电影《五个女子和一根绳子》以及2001年内地导演李虹的《黑白》等。

  艾敬第二张专辑《艳粉街的故事》开始和陈升合作,乐队是澳大利亚的,录音在香港。然后第三张在日本,第四张在美国。由于认为不可能把那些顶尖的音乐人再聚到一起,不能重复自己,艾敬来到纽约为下一张专辑寻找灵感。

  “学画的日子,我像沉在海底的沙”

  在纽约,艾敬开始欣赏到很多不同的艺术,从百老汇到地下乐队,从美术馆到街头艺术。这样一个混合着全世界多种民族多种文化的纽约,让艾敬时刻充满了惊喜。纽约到处都是印着“Made in China”的东西,她就写了《Made in China》。

  1998年底,艾敬和台湾“民谣教父”李寿全联合制作的第四张专辑《Made In China》在日本及亚洲个别地区发行,却始终没有在国内正式发行。

  遇到这个挫折,艾敬认为命运要考验她,她就应该沉下来。

  “这张专辑是个契机,让我从音乐转向艺术。”艾敬说。

  从小就很喜欢画画的她决定通过艺术让自己忘掉挫折。当她与日本SONY唱片公司的合约期满后,恢复了自由身的艾敬开始寻找另一种生活,踏上了一个人的旅途。

  2000年~2001年,艾敬师从艺术家张晓刚学习绘画,沉浸在学习绘画的快乐和自由中。她形容那段日子自己像是沉在海底的沙,宁静而细致,开始认真思考自己的使命究竟是什么。

  艾敬很早就参观过法国巴黎卢浮宫以及巴黎当代美术馆——蓬比杜中心。不过,当初她站在卢浮宫里观看达·芬奇的名作《蒙娜丽莎的微笑》以及《维纳斯》等雕塑艺术品时,她还仅仅是怀着崇敬的心情去欣赏。等到她在英国伦敦参观美术馆和画廊时,才知道有专门销售经营艺术品的画廊。最后,在纽约,艾敬看到了美国著名当代艺术家凯斯·哈林和安迪·沃霍的作品,从中她感受到了当代艺术所传递的那种亲近和容易解读的符号,于是,她开始真正拿起画笔,大胆地在画布上涂抹油画颜料。

  每天匆匆吃完早餐就去画室待一整天,傍晚去买菜,回家花三四个小时煮饭,这就是艾敬的画家生活。

  “她的绘画本质上还是与心灵的联系”

  从2004年《是不是梦》专辑出版后,艾敬开始淡出歌坛;2007年,艾敬开始参加艺术家联展;2008年,首幅作品拍卖。评论家、策展人朱其评价说,“观念艺术在艾敬的绘画中只是一种表面形式,她的绘画本质上还是与心灵的联系”。

  2008年8月8日晚8时是一个幸福的时刻,艾敬从2008年4月30日起用艺术创作的形式来倒数这100天,她把这100幅作品用一种方法,同一种颜色,不断地重复,通过重复来加深印象,就像20世纪60年代的灰色中山装和军绿色,她选择了红色这种热烈的色彩,艳丽而充满欲望,血性而满怀赤诚,这是她内心里的颜色。

  这100幅倒计时作品有两种尺寸,几种颜色和数字符号在一起,传达着信息和情感。它们按照顺序排列起来像是一段旋律,高低起伏,明暗强弱,诉说着过去100天里发生的故事。

  今年10月的某个周末,艾敬在北京今日美术馆举办了首次个人画展,群星闪耀,导演徐克、崔健、三宝夫妇、杨澜等演艺名人前来捧场。艺术家刘炜、苏新平、叶永青等也都现身捧场。

  LOVE,是我连绵不断的灵感源泉……爱是生产力。

  ▲艾敬和她的作品。艾敬的这幅作品中,整个画面上“爱”字一个挨一个,密密麻麻,充满金属质感和洋洋暖意。

  这幅由四块金色画板组成的名为《love pig》的绘画拼出一个“爱”字,其中每个字母占一个画板。一头会飞的粉色小猪占据了左上方的画板,与大写字母“L”共享画布空间,而在组画右下方的画板上,精子状白云飘浮在“E”上面。

  “绘画缓解了我的痛苦”

  对话艾敬

  关于画画

  广州日报:为什么选择走上画画的旅途?

  艾敬:我从小就喜欢画画,但是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自己可以做这个职业。1994年我第一次去法国旅行,参观了卢浮宫和蓬比杜艺术中心,在巴黎街头买了一幅水彩画,我想把塞纳河边的旧书报亭里的画册都搬回家,我喜欢艺术。

  直到1999年我开始尝试自己在画布上把脑海里想象的东西画在画布上;把曼哈顿浸泡在卡布其诺杯子里,一个骷髅长着一只翅膀等等,我发现画画很适合我的个性,在画室里劳作带来身体的酸痛,也带来释放。从此我发现,绘画或者与之相关的艺术形式,开拓了我的思维,缓解了我在音乐上不能够完全展示的想法而带来的痛苦。

  广州日报:在纽约的生活有什么样的乐趣?

  艾敬:我在纽约的生活有两个重心,画画和煮饭。我每天早上起床,在咖啡厅吃过早餐后到画室工作,晚上6时左右去超市买菜回家煮饭。

  吃过晚饭把碗放进洗碗机已经是晚上11时多,接着泡一个热水澡,准备沉沉地睡去,迎接第二天。

  周末我会去美术馆或拍卖会上看预展,看看其他有意思的博览会,或者与朋友聚餐,在纽约似乎再多时间也不够用。

  广州日报:从歌手到独立音乐人,再到观念艺术家,你的心态经历了哪些变化和成长?

  艾敬:从做歌手的那天起,我就梦想有自己的代表作和专辑,做自己的音乐时,我尽量去控制我想要的结果,我自己写歌作曲,担当制作人,我选择自己喜欢的乐手合作,按照自己的设想在北京、香港、东京、洛杉矶以及伦敦录制了几张专辑。

  当我发现自己的音乐制作理想很难找到投资人的时候,我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作为独立制作人去伦敦完成了《是不是梦》的录制。

  当我发现无法在一首歌或者一张专辑中完全表达自己的时候,我用艺术的方式继续前行。艺术创作可以更加独立地完成,艺术所需要的学习过程我也一直没有间断。艺术是综合能力的体现,我过去在音乐中的所有经历都是有用的。

  关于名利

  广州日报:你在名利场中抱有什么样的生存态度?如何看待娱乐圈现状?

  艾敬:过去有一些朋友是因为我的名气而与我结交的,在我低落时,有人离我而去,也有一些人在成名后对我避而远之,很怕我沾光,而他们的周围又簇拥着另外一群人。

  在我看来,名和利是一种打击,好在我很年轻的时候就经历了名和利的洗礼。我今天所做的一切都不是为了追逐一个虚幻的东西。

  广州日报:为何近年的生活变得低调,很少拍影视剧?是因为内心的变化么?

  艾敬:影视创作是一个导演能力的体现,也是一个集体创作,遇到一个好导演和好班底不容易。如果有好剧本和导演来找我,我会答应,因为我本身不介意跨界,更何况我经过中戏专业的训练。我的见识也是从不同的艺术领域学习体会而来。低调并非刻意,我想有自己的空间和时间做一些事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