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连续两天守拍大鸨未果。一日清晨,远远见一堆儿金色物体在草地快速移动。难不成是大鸨在打架?驱车上前,原来是只艾鼬,上下翻腾,左窜右跳,像是在跳街舞或是醉拳。。。
艾鼬(Mustela eversmanii)鼬科、鼬属 别称:艾虎、地狗、两头乌、黑脚鼬 小型毛皮动物,体长30--45厘米,尾长11--20厘米。吻部钝,颈稍粗,足短。 前肢间毛短,背中部毛最长,尾毛稍蓬松。 体背棕黄色,胸部、下腹部淡黑褐色,体侧淡棕色,尾部末端黑色。 分布于欧洲大部、亚洲的西伯利亚南部、蒙古、克什米尔地区和中国。 国内分布于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青海、新疆、四川、西藏、江苏。 栖息于海拔3200米以下的开阔山地、草原、森林、灌丛及村庄附近。 通常单独活动。夜行性,有时也在白天或晨昏活动。 性情凶猛,行动敏捷。善于游泳和攀缘。视觉和听觉都很发达。 主要以鼠类等啮齿动物为食,也吃鸟类、鸟卵、小鱼、蛙类、甲壳动物,以及一些植物浆果、坚果等。 艾鼬是鼠类的天敌,在控制农、林、牧业的鼠害方面有很大益处。 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