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是衡水湖的拍鸟佳期。这里的水雉、彩鹬、震旦鸦雀和“后冢大雉”牵动着每个爱鸟人的心。来此拍鸟,虽然已是第三个年头。可每次拍它,都感到格外惬意。今年拍到“震旦小雀”算是最令我愉快的了。。。
震旦鸦雀(学名:Paradoxornis
heudei)雀形目、鹟科、鸦雀属 中国特有珍稀鸟种
中等体型(18厘米)。黄色的嘴带很大的嘴钩,黑色眉纹显著,额、头顶及颈背灰色,黑色眉纹上缘黄褐而下缘白色。上背黄褐,通常具黑色纵纹;下背黄褐。有狭窄的白色眼圈。中央尾羽沙褐,其余黑而羽端白。颏、喉及腹中心近白,两胁黄褐。翼上肩部浓黄褐色,飞羽较淡,三级飞羽近黑。虹膜红褐;嘴灰黄;脚粉黄。
震旦鸦雀体积娇小,它的活动区域在芦苇丛中,它生来好动,飞时迅速,经常在芦苇里跳来跳去,长长的的尾巴加在一起也不足20厘米,黄色的小嘴很像鹦鹉。喜欢吃苇杆里和芦苇表面的虫子。有“芦苇中的啄木鸟”之称。它飞行能力很差,必须依赖芦苇荡的环境生存。所以它们一直过着“与世隔绝”的隐居生活。
古印度称华夏大地为“震旦”。这种鸟的第一个标本采集发现是在中国南京,所以定名为震旦鸦雀。震旦鸦雀已被列入国际鸟类红皮书,为全球性濒危鸟类。已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江苏省将此列为重点保护动物。
注:模式标本产地--科学家们将世界上第一次发现新的生物种所依据的标本,叫做模式标本,而发现新物种的地点,就叫做模式标本产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