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鹤(Grus leucogeranus)鹤形目、鹤科、鹤属
别称:西伯利亚鹤、黑袖鹤、修女鹤
大型涉禽,略小于丹顶鹤,全长约
130厘米。两性相似,雌鹤略小。自嘴基、额至头顶以及两颊皮肤裸露,呈砖红色,并生有稀疏的短毛,此特征为其他鹤类所不具有。体羽白色,初级飞羽黑色,次级飞羽和三级飞羽白色。三级飞羽延长,覆盖于尾上,通常在站立时遮住黑色的初级飞羽,故外观全体为白色,但飞翔时可以看见黑色的初级飞羽。嘴橘黄,腿粉红,虹膜黄色。幼鸟金棕色。白鹤鸣叫声清脆响亮,飞翔时鹤鸣声可以传到3至5公里以外,故有“鹤鸣九天”的成语。白鹤的寿命约50年至60年,在中国文化中是吉祥长寿的象征。
国内主要分布在从东北到长江中下游,迁徙时见于河北(滦河口、北戴河),内蒙古(赤峰、达赉湖、兴安盟、哲里木盟),辽宁(双台河口、大连),吉林(莫莫格、向海),黑龙江(扎龙、林甸),安徽(武昌湖、升金湖、莱子湖),山东(黄河三角洲),河南(黄河故道、黑港口)等,越冬地主要在江西(鄱阳湖)和湖南(洞庭湖),越冬期间零星个体见于辽宁瓦房店、江苏盐城和东台、浙江余姚、山东青岛沿海以及新疆霍城等。
白鹤是对栖息地要求最特化的鹤类,对浅水湿地的依恋性很强。喜欢在低地苔原营巢,喜欢大面积的淡水和开阔的视野。杂食性,包括植物的根、地下茎、芽、种子、浆果以及昆虫、鱼、蛙、鼠类等。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鸟类红皮书,2009年名录 ver 3.1——极危(CR)。
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濒危等级:附录I
,生效年代:1997年。
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等级:一级,生效年代:1989 年。
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濒危生效年代:1996年。
——资料摘编自《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