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头潜鸭(Aythya fuligula)雁形目、鸭科、潜鸭属
别称:泽凫、凤头鸭子、黑头四鸭
中等体型,体圆头大,很少鸣叫,为深水鸟类,善于收拢翅膀潜水。
雄鸟头和颈黑色,具紫色光泽。头顶有丛生的长形黑色冠羽披于头后。背、尾上和尾下覆羽均为深黑色;下背、肩和翅上内侧覆羽杂有乳白色细小斑点,外侧初级飞羽的外侧和羽端黑褐色,内侧浅褐色;内侧初级飞羽的外侧近基部白色;外侧次级飞羽白色,具宽阔黑色端斑,形成翅上白色翼镜和后部黑色边缘;内侧次级飞羽和三级飞羽黑褐色,尾羽褐色,腹和两胁白色。
雌鸟头、颈、胸和整个上体黑褐色,羽冠也为黑褐色,但较雄鸟短,也无光泽。额基有不甚明显的白斑。上胸淡黑褐色,微杂以白斑;下胸、腹和两胁灰白色,并带有不明显的淡褐色斑,尾下覆羽黑褐色。雄鸟非繁殖羽似雌鸟,但头颈和上体羽色较暗,腹以下淡灰褐色,两胁具淡色斑纹。幼鸟羽色也和雌鸟相似,但头和上体淡褐色,具皮黄色羽缘;头顶较暗。
虹膜金黄色,嘴蓝灰色或铅灰色,嘴甲黑色,跗跖铅灰色,蹼黑色。
国内分布于东南沿海地区,包括台湾省和南海诸岛。国内繁殖于东北、迁徙时经中国大部分地区,至华南及台湾越冬。数量较多。活动于湖泊、水库、池塘等宽阔的水面上。常结成数百只的大群在水面上随波漂游。有时也与红头潜鸭等鸭类混群活动。善于游泳和潜水,在水下数米深处的水底捕食软体动物、虾、蟹、小鱼、蝌蚪等动物性食物;也兼食一些水生植物。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鸟类红皮书,2009年名录 ver 3.1。
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摘编自《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