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鸟】白喉矶鸫(雌)

(2012-09-28 21:36:36)
标签:

北京

农展馆

白喉矶鸫

野鸟镜拍

大卫博觉

分类: 飞鸟猎摄

  p1.
【新鸟】白喉矶鸫(雌)
  p2.
【新鸟】白喉矶鸫(雌)
  p3.
【新鸟】白喉矶鸫(雌)
  p4.
【新鸟】白喉矶鸫(雌)
  p5.
【新鸟】白喉矶鸫(雌)
  p6.
【新鸟】白喉矶鸫(雌)
  p7.
【新鸟】白喉矶鸫(雌)
  p8.
【新鸟】白喉矶鸫(雌)
  p9.
【新鸟】白喉矶鸫(雌)
  p10.
【新鸟】白喉矶鸫(雌)
  p11.
【新鸟】白喉矶鸫(雌)
  p12.
【新鸟】白喉矶鸫(雌)
  p13.
【新鸟】白喉矶鸫(雌)
  p14.
【新鸟】白喉矶鸫(雌)
  p15.
【新鸟】白喉矶鸫(雌)
  p16.
【新鸟】白喉矶鸫(雌)
  p17.
【新鸟】白喉矶鸫(雌)
  p18.
【新鸟】白喉矶鸫(雌)
  p19.
【新鸟】白喉矶鸫(雌)
  p20.
【新鸟】白喉矶鸫(雌)
    白喉矶鸫(Monticola gularis)雀形目、鹟科、矶鸫属
    体长约18厘米,两性异色。雄鸟:蓝色限于头顶、颈背及肩部的闪斑;头侧黑,下体多橙栗色,喉块白色。雌鸟:上体具黑色粗鳞状斑纹,体型较小,喉白,眼先色浅,耳羽近黑。虹膜褐色;嘴近黑;脚黯橘黄。翅黑,而腹栗,各色相衬显著。幼鸟上体自额至尾上复羽均暗褐或黑褐色,而杂以棕色,头顶成点斑状,背部则形成横斑。繁殖于古北界的东北部,越冬于中国南方及东南亚。偶见于日本。分布于海拔800-1800米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中。平时栖于多岩山地的林间,常见它站在树顶或岩巅处。歌声徐缓而悠扬,颇有韵味,人称“山地歌手”,甚安静而温驯,常长时间静立不动。栖于混合林、针叶林或多草的多岩地区。冬季结群。食物几乎完全为昆虫,主要为甲虫、蝼蛄、鳞翅目幼虫。(摘编自《百度百科》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