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进入夏季以来,常于田园、公园湿地林间听到杜鹃的鸣叫,但很少能看到它的身影。五月末曾几度到汉石桥湿地,在茫茫的芦苇荡边,常能见到大杜鹃飞掠而过,当初误以为是雀鹰,查阅鸟类图鉴中发现这正是偶要找的大杜鹃。整个一“骑卓驴找驴”呵!
大杜鹃 拉丁名:Cuculus canorus Linnaeus 鹃形目、杜鹃科、杜鹃属 俗名:布谷、郭公 体长约32厘米。雄鸟上体纯暗灰色;两翅暗褐,翅缘白而杂以褐斑;尾黑,先端缀白;中央尾羽沿着羽干的两侧有白色细点;颏、喉、上胸及头和颈等的两侧均浅灰色,下体余部白色,杂以黑褐色横斑。雌雄外形相似,但雌鸟上体灰色沾褐,胸呈棕色。 分布于非洲、欧亚大陆到东南亚。中国除台湾省外,国内各地均有分布。栖息于开阔林地,特别在近水的地方。常晨间鸣叫,连续鸣叫半小时方稍停息。性懦怯,常隐伏在树叶间。平时仅听到鸣声,很少见到。飞行急速,循直线前进,在停落前,常滑翔一段距离。取食鳞翅目幼虫、甲虫、蜘蛛、螺类等。 与中等体型(30厘米)的偏灰色四声杜鹃相似,区别在于四声杜鹃尾灰并具黑色次端斑,且虹膜较暗。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