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有线电视的费用可以通过建行的存折缴纳,所以翻箱倒柜,终于找到了一张2年前开户的建行的存折,上面还有200多元的余额(不是为了缴有线电视费用还差点忘了这个账户了),拿着这张存折跑到小区的建行去存款,存完之后一看清单,傻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建行的存折开始收费了,整整扣了10元,一问营业员才知道,原来建行已经开始实施小额存款收费,日均余额不足500元的存折每个季度收取3元的费用,也就是说这两年我这200多元奉献给了建行(建行既可以拿去贷款,也可以存在央行赚利差,也可以做同业拆借,总之无数个类似我这样的200元帐户给建行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不但没有任何奖励,反过头来还要向我收取费用,要是没有有线电视缴费一事,我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想起这个账户,估计等我想起的时候那张卡上的钱都已经被乾坤大挪移给了建行了。
回家上网一查,不但是建行,工行,农行,中行,交行,甚至招行等纷纷都在实施小额存款收费计划,理由就是小额存款不利于客户提高资金利用效率,还大量占用了银行的计算机系统资源。我不知道客户提高资金利用效率是否是银行应该管辖的事情,我也不知道银行的计算机系统资源是不是真的那么紧张,按照我的计算机知识,我觉得那些只是一个数据库的一个符号而已,是不是真的就容易让银行的计算机系统崩溃,我只是想知道银行的这种做法是不是属于违法行为,开户的时候,银行和用户之间的协议并没有小额帐户收费一条,忽然间增加这么一条,是不是银行应该和用户重新签署一个开户的协议才是合法的呢,即便新的开户协议里包括这一条,那么以前开户的用户是不是应该有免责权呢?另外即便是要收费,是不是也应该通知到每一个用户才行(到银行开户的时候可是填的详详细细的个人联系方式),这么一声不吭就扣钱,和打劫没什么区别,甚至比打劫的技术含量还要低,打劫好歹还要喊一嗓子“IP,IC,IQ卡统统告诉我密码”;其次,我想知道银行的这种做法是不是属于不道德行为,中国的银行都是国家的银行,而不是私人的银行,是不是应该承担一些义务呢,按照银行的这种做法,那些低收入人群根本无法享受银行的服务,尤其这些收费的银行都是中国最大的银行,营业网点遍布中国的各个角落,多少低收入家庭的钱都存在这些银行里面了,现在是把这些人往外赶啊,当初这些银行成立的时候,靠的是什么,靠的还不是无数个低收入人群的钱支撑起来的,现在这些银行长大了,纷纷上市了,难道就可以把这些人群往外赶么?
为了不让银行继续打劫咱们,咱们又可以继续使用银行的服务,我想到了两种解决方式,一种是小额存款存定期,随时取出,反正都是活期的利息,万一很久没用了,说不定还能享受到的定期的利息呢;另一种是在每次快要开始收取费用的前几天去银行另外开一个户,把这个户的钱转到那个帐户里去,也就基本上每个季度开一个新户,把旧的帐户抛弃。
按照这两种做法,都可能让银行的计算机资源更大量的消耗,对于银行和个人其实是一种“双输”的办法,不过银行这么对待咱们,咱们只能是以彼之道,还彼之身。
作为服务性机构,应该把服务放在最重要的地位,而不是想着法子做一些损害用户的事情,虽然短期来看可能对于上市银行的报表有帮助,但是长期来看,出来混,总是要还的,损害了用户的利益,最终会被用户抛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