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漫兴一律..龙头诗》赏析

标签:
诗词文化书法教育 |
分类: 说文论道 |
唐伯虎《漫兴一律..龙头诗》赏析
嘉靖二年(1523年)十二月初二日,这位才华横溢,坎坷一生的大画家与世长辞了,死前有绝笔诗曰“一日间它两日狂,已过三万六千场,他年相识如相问,只当漂流在异乡”,死后葬在桃花坞北。
龙头独对五千文,
香灯不起维摩病,
唐伯虎行书卷
驰驱南北罨头尘,褴褛衣衫垫角巾。万点落花俱是恨,满杯明月即忘贫。
香灯不起维摩病,樱笋难消谷雨春。镜里自看成一笑,戏儿棚上下场人。
唐寅漫兴墨迹
归来京国满头尘,了乌衣冠垫角巾。万点落花俱是恨,一杯明月即忘贫。
香灯不起维摩病,樱笋商量谷雨春。镜里自看成老大,功名傀儡下场人。
驰驱京国罨头尘,褴褛衣衫垫角巾。万点落花俱是恨,满杯明月即忘贫。
香灯不起维摩疾,樱笋难酬谷雨春。镜里自看成老大,戏儿棚上下场人。
原诗:
漫兴一律
龙头①独对五千文②,
香灯⑤不起维摩病⑥,
注释:①"龙头"指状元及第”殿试第一名,此处是唐寅自指,唐寅曾中过乡试第一名,应天府“解元”;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 浙士曰:‘龙头竟不能属君矣。’”
②五千文:老子《道德经》的别称,在此泛指经书。唐白居易《读<老子>》诗:“若道老君是知者,缘何自著五千文。”
③鼠迹:老鼠的脚印,该句脱自
④万点落花:喻春尽,伤春之语,杜甫“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寓意相近。
⑤香灯:谓焚香与燃灯。也指佛灯。释惠洪之诗:‘一室香灯梦寝余。’谢枋得之圆峰道院祠堂记:‘朔望有斋馔,晨夕有香灯,如士大夫之奉家庙。’后世寺庙中掌管佛堂之焚香、燃灯等工作者,亦称为香灯,此为前解。
⑥维摩病:维摩即维摩诘,是古印度毗舍离地方的一个富翁,他勤于攻读,虔诚修行,能够处相而不住相,对境而不生境,得圣果成就,被称为菩萨。维摩诘为诸大菩萨之代表。直心正念真如,亲证平等实相;见得一切众生心源,具足恒沙烦恼,无量功德。
维摩病:见典故:《维摩经·文殊师利问疾品》载:佛在 毘耶离城 庵摩罗园 ,城中五百长者子至佛所请说法时,居士维摩诘故意称病不往。佛遣 舍利弗 及 文殊师利 等问疾。 文殊 问:“居士是疾何所因起?” 维摩诘答曰:“一切众生病,是故我病;若一切众生得不病者,则我病灭。”后用“维摩病”谓佛教徒生病,因为作者是佛教徒,所以这里是作者自指,说自己境况贫病不堪。
⑦樱笋:樱桃和春笋,参见:樱笋时,即樱桃和春笋上市的时节。
⑧谷雨春:指农历三月,春意阑珊。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令,点明已是暮春时节,与前面“樱笋消除”相呼应。唐郑谷《自贻》诗:“恨抛水国荷蓑雨,贫过长安樱笋时。”
⑨傀儡:原指木偶,如傀儡戏。借指受人操纵、没有自主权的人或事物。
又唐玄宗《傀儡吟》一首:刻木牵丝作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须臾弄罢寂无事,还似人生一梦中。任半塘《唐戏弄》:"傀儡戏中,专以人生为主题,以老人为主角,散场之后,致使观众兴 '此生’与 ‘一世’之感,其有故事、有情节,有相当效果,不仅作龙钟踊踏,以博浅笑而已。"
⑩下场人:下场之人,作者自嘲之语,在学业上、仕途上作者已没有自己的舞台,只是一个场外之人。
今译:
我独自面对这满案诗文,
鼠迹处处更是一床灰尘。
花落缤纷徒增满腔悲恨,
举杯邀月暂且忘却孤贫。
青灯照壁怎奈病体不支,
樱笋已过况值谷雨残春。
镜中衰鬓争奈凄然一笑,
身似傀儡谁怜下场之人。
解析:
唐伯虎29岁高中应天府解元,对此事颇为自负,以为是一生中最辉煌的时刻,在他的书画作品中,经常钤着一枚“南京解元”的印章,由此可见一斑。然而,科场案以后,唐伯虎却遭受了接连的打击和羞辱,当唐伯虎狼狈地从京城回到姑苏时,昔日的好多朋友对他都是冷眼相看了——“海内遂以寅为不齿之士,握拳张胆,若赴仇敌。知与不知,毕指而唾,辱亦甚矣!”,他们以为唐伯虎的功名之路就此终结,永远不可能发迹,也就没有什么用了!所以就都疏远了他,这使唐伯虎感到了世态的炎凉;更有甚者,后院起火,家里人对他的态度来了180度大转弯!唐伯虎的原配妻子徐氏已去世以后,续娶了何氏,但何氏是个势利小人。她嫁了唐伯虎后,心中盘算着唐伯虎高中状元后,富贵荣华会接踵而来,谁知唐伯虎居然到了如此潦倒的境地,于是她万般恼怒,心灰意冷,对唐伯虎横眉冷对,不久就改嫁他人。至此,唐伯虎在人生中走到了众叛亲离的境地。
这首诗是唐伯虎中晚期的作品,人生的变故,使他对生活彻底绝望,无意于宦海仕途,在众叛亲离,鼠迹满室,尘土半榻的清苦环境中(鼠迹今眠半榻尘),纵是满腹经纶,胸贮经书万卷又有何用?(龙头独对五千文),面对着万点落花的春暮时节,怎能不生出英雄无用武之地,美人迟暮之感慨;回溯中国诗史,写花开的少,写花落的多,唐伯虎与沈周、文征明、徐祯卿、吕常的落花唱酬诗就有一百多首,作者借飘零的落花,暗示着着春光不再、青春不再、美好时光不再的感慨与恐惧,落花是中国古典诗歌伤春主题的核心意象,此处表现了唐伯虎伤春的落寞心情。(万点落花都是恨)。在这潦倒的境地,只有明月解我心,只有美酒能忘却烦忧,“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只有这时,清辉普照,美酒盈樽,我何忧之有?何所无有?(满杯明月即忘贫)。唉,时光荏苒,岁月无情,纵使念佛千声,焚香燃灯,又怎能痊愈我瘦弱的病体?菩萨能保佑我吗?(香灯不起维摩病),阳春已逝,樱桃和春笋上市的季节又过去了,看看绿肥红瘦,物是人非,这也昭示着吾生之行休吧(樱笋消除谷雨春),对镜端详,衰颜华发,感岁月沧桑,笑我心静六如,红尘空幻,世间一切烦嚣与我何干?(镜里自看成大笑),最后一句,说得十分沉痛。在仕途之中,人生舞台上,我唐伯虎已是个下场之人,台上再也没有我可扮演角色了,对世事而言,当时的唐伯虎已把自己比做枯木朽株,局外之人,说“譬储梧枝旅霜,苟延奚为?”(一番傀儡下场人)
这在其《五十言怀诗》中有所体现:
诗赋自惭称作者,众人疑道是神仙。些须做得工夫处,莫损心头一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