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在茂林书法学院学习期间,我们的校刊《茂林学刊》上曾刊登过著名书法家吴玉如先生的一幅小楷作品《崔子玉座右铭》,吴老的小楷书法根植王羲之《乐毅论》,用笔精到,秀润飘逸。该作品很讲究字法,使用了不少异体字以避免雷同,让人耳目一新。崔子玉的座右铭,更是阐发了为人处世的原则和道理,其中不乏儒家学派的中庸思想,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有些内容还是有一定教育意义的,古人留下的东西,我们应该立足当代,批判地学习和继承,今录于此,与同览者学习共勉。
崔子玉《座右铭》
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
世誉不足慕,唯仁为纪纲。隐心而后动,谤议庸何伤?
无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藏。在涅贵不缁,暧暧内含光。
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行行鄙夫志,悠悠故难量。
慎言节饮食,知足胜不祥。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
解析:
崔子玉:范晔《後汉书》曰:崔瑗,字子玉,涿郡人也。早孤,锐志好学,尽能传其父业。举茂才,为汲令,迁济北相,疾卒。
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战国策,唐雎谓信陵君曰:人之有德於我,不可忘也;吾之有德於人,不可不忘也。世誉不足慕,唯仁为纪纲。隐心而後动,谤议庸何伤?刘熙孟子注曰:隐,度也。周易曰:君子安其身而後动,易其心而後语。吕氏春秋曰:内反於心不惭,然後动也。无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臧。越绝书,范子曰:名过实者灭,圣人不使名过实。家语,孔子曰:聪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在涅贵不淄,暧暧内含光。论语,子曰: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淄。晏子春秋,仲尼曰:星之昭昭,不如月之暧暧。周易曰:含弘光大,品物咸亨。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老子曰:人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也。又曰:柔弱胜刚强。河上公曰:柔弱者久长,刚强者先亡也。行行鄙夫志,悠悠故难量。论语曰:闵子侍侧,訚訚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子曰:若由也不得其死然。郑玄曰:行行,刚强貌。慎言节饮食,知足胜不祥。周易曰: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老子曰:知足不辱。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郭璞三苍曰:苟,诚也。
意解:
崔子玉《座右铭》的意思是:为人要有修养,千万不要彰扬、议论别人家的短丑,更不要乐于在人前夸说自己的美长; 施恩于人不要留记在心上,受人之恩可千万不能够忘;世俗的虚誉是不值得喜、慕,只有“仁”才是自己的为人纪纲;做事情是心拥恻隐、仁爱之心去行动,那么,别人的诽谤议论又有什么妨害呢?不要虚名不符其实,要守愚藏拙,不炫才、不弄巧,这才是圣贤之所倡导。处污贵在不染,有才德之人总是光芒内敛,不追慕表面的虚荣,而注重内在的修养,这就是宝贵之所在。老子主张:养生、处事贵在柔,情要柔、气要和,切忌刚强,刚则易折。柔弱是有生命韧力的表现,而刚强易折逼向死亡。浅庸的人喜露刚强,只有闲静无争的人,成功才不可限量。为人一定要谨言慎行,节制饮食,知足不贪,才能祛僻灾祸与不祥。如果一个人能够持之以恒地去做,久而久之,你的才德自然会光耀如花,四溢芬芳。
崔子玉是东汉人,距今有一千多年,他是中国历史上首创“座右铭”的第一人,他的这篇自律座右铭,读之朗朗上口,思之语意深长,教人谆谆明详;所言之事,所叙之情,句句如金玉铿锵。即使是在今天,也是“为人、修身”的律典文章。如果人人都能像崔公那样严格自律,我想,我们的社会一定是非常的和谐、大同、安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