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指近期创出四年新高,就连深陷“欧债危机”的欧洲股指也走出复苏迹象,并且创出13月新高。而在同样背景下,A股却接连持续重挫,创出近四年以来的新低。究其根源,莫过于A股市场的“圈钱黑洞”让市场心寒,而在深深隐藏在现有的IPO机制中的“超募”制度的“圈钱”手段再度显现出来。
超募资金主要是由高发行价导致的。由于一、二级市场的差价,无论发行价是否合理,由于上市首日的利润,一级市场都有大量的资金进行申购以期能赚取一、二级市场差价,所以会出现新股申购资金是实际募集资金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而申购资金与公司超募资金无关。这也是现行IPO的“监管漏洞”。
短短的两年多的时间里面,330多家上市公司,造就了900多个亿万富翁,114个十亿级的富翁家族,为什么这些家族企业一股独大,能够暴富呢?“超募机制”扮演了重要角色。华锐风电是名符其实的“超募王”。公司预计募集资金34.47亿元,而实际募集资金94.59亿元,按此计算超募资金为60.13亿元,成为今年超募资金最多的上市公司。而公司发行价90元成为其历史最高价,经过两次十送十后,目前股份仅为5.83元,上市14个月,股价暴跌74%!庞大集团预计募集资金18.51亿元,而实际募集资金63亿元,按此计算超募资金为44.89亿元。公司发行价45成为其历史最高价,经过一次十送十五后,目前股份仅为5.12元,上市17个月,股价暴跌72%!广大股民的资金就这样被“超募黑洞”无情的卷走。
“超募圈钱”的黑洞仍在继续。今年以来,新股的发行市盈率已经从去年的48倍左右降至约30倍。但新股超募的情况依然较为严重,今年以来新股整体的超募比例仍然达到将近九成之高。在今年已经发行的138只新股中,存在超募情况新股共计达到125只,占比为90.58%,仅有13家IPO企业所得募集资金少于募投项目所需资金。超募资金共计为328.4419亿元,平均超募资金为2.38亿元,超募比例为88.16%。
创业板的兆日科技是今年超募最严重一只新股。兆日科技今年6月以每股23元的价格发行了2800万股新股,共计募得资金6.44亿元,较募投项目所需资金的1.1567亿元整整多出了5.2833亿元,超募比例高达456.76%。裕兴股份以及南大光电的超募比例也都较高,均在3倍以上。除了上述3家公司以外,远方光电、普邦园林、科恒股份等8家公司的最终募集资金均超过计划募集资金的200%以上。不难看出,创业板、中小板公司是新股超募的“领头羊”。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新股发行制度的改革也使得新股的超募金额逐渐减少。根据新股发行改革的相关规定,根据预估的发行价格,如预计募集资金超过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需要量,发行人需在招股说明书中补充说明超募资金用途及其对公司的影响。这一规定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新股超募现象出现了一定的收敛。然而,深藏在现有的IPO机制中“圈钱黑洞”不除,A股市场难言乐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