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盘最明显的是缩量,中国石化的领跌,大盘蓝筹的不作为,仿佛黎明前的沉寂宁静。
缩量既可以理解为惜售,也可以理解为购买欲望的不足。
中国石化的作用必须要重视也不要迷信。
大盘蓝筹的不作为应从更广泛的视角去看待。
还是先从中国石化谈起,中国石化是政府调控大盘的工具,是神秘资金的战场。前一段时间其一直回调表明了政府的态度,但是大盘置之不理,导致了一场“灾难”。但完全是“国家队”的因素吗?不尽然,投资于中国石化的机构林立,在积累了较大涨幅后,在新股发行的背景下,其中一些机构进行调仓是必然的。今天的表现不佳一方面是技术指标的不到位,另一方面是不是与大同煤业等的申购有关?
投资于大盘蓝筹的是一些什么样的机构?是追求安全稳定为特点的机构,例如保险、社保和稳重型的基金。那么,结论就出来了,在新股无风险套利机会出现时必然造成他们的追逐,从而造成资金分流。
大盘的缩量就目前而言我更愿理解为积极的因素,因为资金面是偏紧的,惜售的心态为资金面的趋缓和下一步的进攻打下了基础。
盘面的亮点还是有的,例如中小板的表现和银行板块昨天的骚动,这预示着对于中工国际上市和中行上市后表现的预期。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认为:在申购同洲电子和大同煤业的资金下周初解冻后,在中工国际上市交易后,在中行IPO前后,是不是多方正式开始大举进军?另外也因为中国石化继续下探的空间也相当有限了。
空方的王牌不过是:1、累积上涨幅度以大;2、国家财政进一步紧缩的可能(消费指数的上升和通涨的压力导致);3、IPO对于资金面的分流;4、限售股的逐步解冻。但是这些因素也在弱化:1、经过本次回调也有反弹的动力,例如有色金属已经开始表现反弹的趋势;2、国家政策的观察期还没有过,进一步紧缩的可能性较小,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也使国家不会轻易加息;3、IPO已经明朗,再次大幅度分流的可能性不大,“老人”想打的都已经打了,再打新的更多的是新资金;4、限售品种真正的压力短期不会明显。
多方应该更有战斗力,必将在对决中取得胜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