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峰海拔2082米,华山主峰之一,因位置居西得名。又因峰巅有巨石形状好似莲花瓣,古代文人多称其为莲花峰、芙蓉峰。
袁宏道在他的《华山永》中记述:“石叶上覆而横裂”;徐霞客《游太华山日记》中也记述:“峰上石耸起,有石片覆其上,如荷花。”李白诗中有“石作莲花云作台”句,也当指此石。
西峰为一块完整巨石,浑然天成。西北绝崖千丈,似刀削锯截,其陡峭巍峨、阳刚挺拔之势是华山山形之代表,因此古人常把华山叫莲花山。
绝处缝生
西峰绝壁有如刀刃
夕阳下的西峰
从东峰观看西峰,《智取华山》国民党司令部就在西峰现在的翠云宫里。
《智取华山》解放军功课苍龙岭后,乘胜追击到西峰国民党司令部,就是从这里冲上去的。
西峰的华松
西峰南崖有山脊与南峰相连,脊长300余米,石色苍黛,形态好象一条屈缩的巨龙,人称为屈岭,也称小苍龙岭,是华山著名的险道之一。右边的铁丝线,是正建的华山另一条缆车索道,自古华山一条道,现在有多条道了。
华山莲花洞又名明阳洞、太乙莲台,在西峰翠云宫前,据莲花洞中碑记记载,此洞开凿于明嘉庆元年至六年(1522-1527),是西安府同州郃(hé)阳县仁义梓里出家的道士开凿。西峰顶有岩体酷似一朵含苞待放的莲蕾,蕾上覆盖一片形石,像一面巨大的荷叶,石洞位于石下东侧,故称莲花洞。洞内周壁原塑有造型生动的三十六天尊神像,为原在洞中修行的道士王遇真所造。洞周石壁题刻有“擢茎天表”、 “太乙莲台”、 “莲花世界”等楷隶草篆,堪称书法展览。
翠云宫在华山西峰,又称西峰大殿。始建于清初,但形制较小。后庙内主持周静观在此释经布道,由于他的博学与才华,吸引得四方信徒纷至沓来,庙内香火大盛,甚至于超过了诸峰各庙观,宫也由此而扩建重修。特别是藏经楼里所蓄的道教真经是华山道教研究的宝贵财富,遗憾的是民国二十一年(1932)全部建筑与所有经卷全毁于火患。民国二十二年重修,解放后又经多次修葺方成今制。
在西峰顶上俯瞰翠云宫
华山西峰就是《宝莲灯》中沉香劈山救出三圣母的地方。现在翠云宫边上有一巨石中间裂开,如被斧劈,名“斧劈石”,旁边还树立一柄长把大斧。峰的西北面,直立如刀削,空绝万丈,人称舍身崖。
等待日落,在西峰海拔碑前留念
《智取华山》国民党司令被追赶到这里无处可逃后,只好投降的地方。
天还很亮,但月亮已高挂。
等待看日落夕阳的驴友,听他们交流,也是互相不认识的。
日落前西峰顶上看江山多娇
日落映照下的渭水
金锁关处看西峰日落
西峰上景观比比皆是,有翠云宫、莲花洞、巨灵足、斧劈石、舍身崖等,并伴有许多美丽的神话传说,其中尤为沉香劈山救母的故事流传最广。峰上崖壁题刻遍布,工草隶篆,琳琅满目。峰北绝顶叫西石楼峰,峰上杨公塔为杨虎城将军所建,塔上有杨虎城将军亲笔题辞。塔下岩石上有"枕破鸿蒙"题刻,是书法家王铎手迹。
有关《智取华山》请看另以博友介绍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d0d2c50100h93x.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