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通信世界 |
信产部、建设部为“泰龙模式”正名?
文/丛亮
近日,信息产业部联合建设部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厅(建委)、规划局(规委)、房地局、通信管理局以及六大基础电信运营商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住宅小区及商住楼通信管线及通信设施建设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笔者认为,在电信运营商竞争日益激烈,消费者维权意识日益增强的时候,信产部联合建设部下发《通知》,对打破电信运营商最后一公里垄断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但是,从短期来看,对“泰龙模式”的发展很难起到实际的推动作用,很难为“泰龙模式”正名。
另一方面,开发商、物业太不规范,影响驻地网市场正常竞争。据了解,现在,由于用户反应强烈,房地产开发商一定程度上意识到单一运营商对小区的垄断很难满足用户需求,有的房地产开发商愿意与泰龙公司合作。即使是这样,对于泰龙公司的进入,还是有很多房地产开发商要向其收“配合费”,物业公司要收“进门费”,公司的业务开展并不顺利。
对于用户驻地网运营商来说,这几年,在政策上一直受到的不公平的待遇,在市场竞争中又受到的各大运营商围追堵截,政策与市场的双重压力已经让很多用户驻地网运营商叫苦不迭,甚至直接退出市场。据了解,前几年,成都地区有大约12家用户驻地网运营商,由于监管政策的不明朗以及各大电信运营商的无序竞争、恶性竞争等原因,目前只剩下大约5家左右,其中有几家是房地产开发商为其楼盘小区建设自行成立的企业,依靠经营用户驻地网生存的企业只有2、3家。
笔者坚信,在打破最后一公里垄断,保障电信业务平等接入,避免重复建设,维护电信消费者合法利益方面,“泰龙模式”都是非常好的一种发展模式,信产部和建设部下发《通知》说明政府已经在政策层面上作出了新的努力,相信“泰龙模式”能够在市场实践中不断得到认可,最终真正实现正名。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