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徒步美丽幽州峡谷,从旧庄窝到幽州村
标签:
幽州峡谷旧庄窝幽州村安家旋挂壁公路 |
分类: 豪杰户外 |
从旧庄窝到幽州村,冬日徒步幽州峡谷
旧庄窝村位于河北怀来,与北京接壤,是燕山深处的一座小山村,这里以前归北京市,由于交通不便,村干部外出开会来回都要一个星期,为了便于管理,旧庄窝就归了河北怀来。虽然地处深山,倒是有火车从这里经过。旧庄窝站是个四等小站,从官厅站只要花2块钱坐绿皮火车即可抵达,2元钱坐火车,应该是中国铁路最便宜的票价了。这趟车主要是为铁路通勤用,整列火车,几乎是空车,犹如专列一般,从没有享受过这般待遇。
下了车沿山路向东南方向开始徒步,过安家旋村,再到幽州村,一路沿永定河蜿蜒而行,这就是知名的幽州大峡谷。河谷两侧山石壁立,有的河段还是冰封三尺,有的河段已是哗哗的湍流,尽管冬日的大山里显得里一片荒凉,但河边黄色的芦苇、老树枯枝、在阳光照射下给这寒冷的峡谷带来了一抹亮色。峡谷中的行走不会单调,火车的轰鸣声不绝于耳,抬头一望,那车头已经穿过隧道,一会又从另一座山中钻出。最令人新奇的,还是这徒步中的挂壁公路,这该是北京周边唯一的一条挂壁公路。坚硬的岩石山体中,竟然凿开了一个个石洞,里面没有任何防护措施,可见这山体的坚固。让人称奇的是,为了避免洞中黑暗,在中间某个地方还开凿有天窗。
从旧庄窝到幽州村有8公里,这幽州村就在一座巍峨的大山脚下,全村有100多户,主要靠出产金丝小枣谋生,这两年受灾,几乎绝收。快过年了,政府给每个人补贴了50元,但这点钱对于没有其他收入的村民来说实在是杯水车薪。走进村民老杜的家,破旧的房子堆满了乱七八糟的东西,已经78岁的老杜在一个棚子下掀起棉被,让我们看那红彤彤的小枣,不知老人打算如何处理这些小枣,这可是老人能用来换点钱的唯一收藏了。81岁的老伴正在屋里煮着菜,锅里是咕嘟着的萝卜,屋里的墙壁屋顶糊满了报纸,看了一下大致是奥运会那会“装修”的。屋里最现代的东西该是一台破烂小电视了,摆在门后的桌子上,看样子有时候没看过了。或许是有点饿了,从锅里捡起一片萝卜放在嘴里,味道还真不错,但吃在口中总觉得不是个滋味。
周边的安家旋、旧庄窝大致都是这样的情况。在安家旋大桥下,寒风瑟瑟,一个村妇正在河里涮着墩布,这么冷的天,还要跑到河里来涮。我过去问,这是哪个村子。她含糊不清地回答说,安家旋。有些呆傻的表情,让我知道她肯定是近亲生育的结果。
返回的山路上,一位农民吃力地推着电动车上坡,原来是车坏了,要一直推到几公里外的幽州村。这位农民也提到了50元的补贴,他更是悲观地说,真是饿死了谁又会管呢。
昨天是立春,四人小分队各自请假参加了此次16公里徒步,冬日里美丽的峡谷让大家很是兴奋,看到当地农民的生活状况又让人感到心酸。下次来再走走另一个方向的幽州村吧,还想再去看看老杜家,想想该为他老人家带点啥。
美丽的幽州峡谷,还会再来。


最值得坐的就是趟车,4416从官厅到旧庄窝,2块钱车票,绿皮火车,绿色的硬座,全列车也没有几个乘客,20多公里行程,15分钟到站,第一次享受专列的待遇。这个小站没有像样的站台,下车都要从列车上蹦下来,售票员特意提醒要小心呢。

美丽的景色让手机咔嚓个不停,可气温太低,手机电量竟然从70%多一下子掉到了6%。

站在安家旋木桥上,脚下是湍急的河流,各种pose拍照,好一阵嘚瑟。


洞里没有任何防护措施,可想而知这山体的坚硬。

对面来车了。

每隔一段,就开有一扇窗户。

窄窄的挂壁公路,只能一辆车通行。遇到会车,恐怕要退回几公里吧。
冬日的芦苇一片金黄。

美丽的山河。

让人心旷神怡。

回看照片,发现还有一只翱翔的飞鸟。

有坚毅,也有柔情。

芦苇丛中是个嘚瑟的好地方。

阳光打在身上暖暖的感觉。

冬日的枯枝也有别样的风景。

转过一个弯就是一处美丽。


幽州村就在对面了,但进村还要绕个弯。

穿过幽州村不用原路返回,从山庙旁的小路下来,北行穿过枣树林,就可以来到这座木桥。这座木桥用的是老的铁路枕木,非常结实,不知为啥中间部分铺斜了,走过去小心掉进河里。

怎么有点日照金山的赶脚。这是旧庄窝站对面的山崖顶部。寒冷中走了一天,5点返回到旧庄窝,手都冻僵了。离火车到来还有50分钟,小站的工作人员把我们让进了自己的宿舍,顿时感到一阵温暖,才发现竟然一路上没喝一口水,没吃一点东西,赶紧补充能量。返回的列车是K618次,工作人员牵着一条小狗站在路基旁引导着列车停稳,我们依旧从路基中攀上车厢,不用去官厅倒车了,直达西客站。

加载中…